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_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是什么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成语三什么什么

2.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

3.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

4.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5.成语:水什么什么成

6.成语的用法是什么意思?

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_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是什么

成语三什么什么

       三豕涉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三星在天 指新婚。

       三迭阳关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三浴三衅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年之艾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三茶六饭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三翻四复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三推六问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三媒六证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三户亡秦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三人为众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三五成群 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位一体 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朋四友 泛指各种朋友。

       三平二满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缄其口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三街六巷 泛指大街小巷。

       三头两绪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旬九食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三占从二 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三魂七魄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三生有幸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三过其门而不入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三曹对案 指审问对质。

       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三妻四妾 妻妾众多的意思。

       三三五五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三天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三尸暴跳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三六九等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三战三北 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三思而后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姑六婆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三头六臂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三拳不敌四手 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三瓦两舍 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三折肱,为良医 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三更半夜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三头对案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三番五次 番:遍数。一再,多次。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朝元老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三马同槽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三寸不烂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命而俯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三旨相公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三智五猜 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三分鼎足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三灾八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教九流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言两语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三差两错 比喻偶然的差错。

       三贞九烈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三寸鸟,七寸嘴 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三牲五鼎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百六十行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三老五更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三头两面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三阳开泰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三纸无驴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三十六行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三年化碧 指忠心不泯。

       三人成虎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三星在户 表示新婚之喜。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邻四舍 〖解释〗泛指邻居。

       三百瓮齑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三般两样 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

       三榜定案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三病四痛 谓病痛很多。

       三步两脚 快速行走貌。

       三不拗六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长四短 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三朝五日 三、五天。

       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三番两次 屡次,多次。

       三反四覆 反复无常。

       三翻四覆 翻:转。反复无常。

       三风十愆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三夫之对 见“三夫之言”。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母曰:‘吾子不。’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三顾草庐 见“草庐三顾”。

       三跪九叩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三好两歹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三好两歉 同“三好两歹”。

       三槐九棘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三回九转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三回五次 多次。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

       三饥两饱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三家村 指偏僻的小乡村。

       三谏之义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三江七泽 泛指江河湖泽。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三街两市 泛称各街市。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三街六市 同“三街两市”。

       三老四少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三毛七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三沐三熏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三臡八菹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三年五载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三婆两嫂 犹言三妻四妾。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三亲六眷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三清四白 谓非常清白。

       三求四告 再三求告。

       三拳二脚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三日新妇 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

       三三四四 犹言三三两两。

       三山五岳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三省吾身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三首六臂 同“三头六臂”。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三汤两割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三汤五割 见“三汤两割”。

       三头八臂 见“三头六臂”。

       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三吐三握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三瓦两巷 见“三瓦两舍”。

       三窝两块 ①谓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三徙成都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徙成国 见“三徙成都”。

       三写成乌 同“三写易字”。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三心两意 见“三心二意”。

       三熏三沐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三言两句 见“三言两语”。

       三阳交泰 见“三阳开泰”。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三怨成府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三灾六难 见“三灾八难”。

       三折肱为良医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三贞五烈 见“三贞九烈”。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 出处 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示例 故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释义〗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三叠阳关 〖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

       1、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 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 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 6、弹冠相庆: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言取舍同也。 "弹冠, 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 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 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 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 "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 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 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 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 "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 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 "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 的"训"理解为"教训" 。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 "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 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 ,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

       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 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 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 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 "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 "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 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 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 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 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 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 :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 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 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 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 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 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 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 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 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 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 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 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 8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 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 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贬义词) 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 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9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 (不要望文生义) 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 (艾: 治理,惩治) 98、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 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贬义词) 9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 10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102、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 103、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 104、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惟,思考) 。 105、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褒义词) 106、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褒义词) 107、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贬义词) 108、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09、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贬义词) 110、满目疮痍: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 (只能用来形容国土家园。 ) 111、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11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13、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114、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多用贬义词) 115、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16、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117、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 118、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 (贬义词)稽:考查。 119、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120、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对待事物) 12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褒义词) 122、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23、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不要望文生义) 124、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 (多作贬义) 125、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已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2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 128、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29、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0、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 '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 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 ,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 ,意含褒贬。 131、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 (注意不要重复) 13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3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34、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要严格。 (注意 不要望文生义) 135、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

       136、乐不思蜀: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东魏国的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 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泛指乐而忘返(贬义词) 137、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增辉。 138、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139、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14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41、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42、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久闻大名。 14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不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 144、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 (贬义词) 14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46、盲人瞎马: 《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比喻境况极端危险。 147、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贬义词) 148、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149、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含贬义) 150、惨淡经营:形容费心力。 (不要误认为是贬义词) 15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了。 152、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153、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 况。 154、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55、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56、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57、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15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 (多用作贬义词) 159、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60、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61、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62、 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 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注意形容的对象是 "做" , 而不是"说") 。 163、如履薄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不要认为形容形势危急。 1、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贬义词) 16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166、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贬义词) 16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个人) 。 168、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169、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贬义词) 170、名噪一时:名声广为传扬。 (中性词) 17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 172、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褒义词) 173、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175、独辟蹊径:比喻处事有独创性。

       176、莫须有:形容故意捏造的罪名。 177、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178、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褒义词,汪要望文生义) 179、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 名。 180、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贬义词) 181、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 (贬义词) 182、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对。多用于贬义。 18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 (贬义词) 184、耸人听闻:指歪曲担待无中生有的事实,或是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言词。 185、骇人听闻:指程度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指坏人坏事) 186、相提并论:侧重不分彼此,不分上下,重在"并" 。 187、同日而语: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 。多用于否定语气。 188、不可理喻:只用于人,贬义词。 189、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190、一挥而就: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91、一蹴而就: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19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193、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194、等量齐观:多用于对待事物。 195、一视同仁:多用于看待事物。 196、不翼而飞: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197、不胫而走:指一般消息而言。 19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 19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 。 20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 20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 20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 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203、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不悲 号的农民。 20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05、爱屋及乌:因为爱国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 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20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 家提倡的态度。 20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

        经典成语大全及解释和例句

        经典成语大全及解释和例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不同的成语有不同的意思,成语在很多的地方都是会运用的到。以下分享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

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1

成语解释及造句

        1、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2、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3、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4、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用在「窃盗小偷」的表述上。造句:昨夜梁上君子光顾我们那栋大楼,翻遍了各家住户。

        5、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造句: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6、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造句: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7、精兵简政:简:使简化。造句: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8、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9、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10、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11、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2、街头巷尾:从巷头到巷尾,指街巷的各个地方。造句:里长发动街头巷尾的邻居清扫社区的街道。

        13、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造句: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14、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造句: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15、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16、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造句: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17、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8、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19、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20、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21、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造句: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22、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造句:我知道真相,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23、乌合之众: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

        24、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25、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6、一丁不识:不识一字,即文盲知意。造句:老奶奶没上过学,所以一丁不识,连名字都不会写。

        27、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28、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29、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30、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造句: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2

经典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1、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2、流连忘返: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4、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5、呕心沥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6、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7、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8、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9、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10、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11、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12、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13、迷惑不解: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14、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5、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16、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17、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18、守望相助: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19、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20、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经典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1、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2、与世长辞: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3、争先恐后: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4、辽阔无垠: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常用于形容大草原。

        5、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6、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7、慢条斯理: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8、枉费心机: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9、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10、此起彼落: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11、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12、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13、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14、可见一斑:表面意思为可看到一块斑,比喻通过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15、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16、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7、思潮起伏:思想活动极频繁。

        18、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19、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20、闷闷不乐: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经典成语及解释和例句3

成语故事及解释 篇1

        始终如一

        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出处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荀子·议兵》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近义词一如既往、始终不渝

        反义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成语故事及解释 篇2

        三衅三浴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纷纷到国外避难。后来公子小白回国继位成为齐桓公,鲍叔牙建议齐桓公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齐桓公想成就霸业,就用三衅三浴的礼节亲自到郊外去迎接管仲。管仲辅佐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出处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

        释义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

        相近词三衅三沐、郑重其事

        反义词敷衍了事

        成语示列自智而敖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浴之,而字之曰:‘不伐。’ 宋·黄庭坚《元勋字序》

       

成语故事及解释 篇3

        舍生取义

        成语故事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典故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

        释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近义词以身报国、舍身求法

        相反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成语示列我们为了革命事业要舍生取义。

成语故事及解释 篇4

        收买人心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出处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

        释义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笼络人心

        近义词笼络人心

        成语举例你不要再收买人心了。

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三令五申的意思是多次命令和告诫。

       三令五申成语典故就是:孙子即孙武,春秋时齐国人,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有一年,他带着自己写的兵书《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说可以帮助吴国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使吴国更加强盛,吴王看过兵书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

       你能用一支小型军队操演一下你的方法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人来试也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阖闾从宫中挑出美女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训练,孙武把她们编成两队,派吴王的两个宠姬分任队长,并让她们每人都持着戟,站成队。

       孙武说:你们都知道心口,左右手和后背的位置吗,她们都说知道,孙武又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她们都说知道,孙武又说道:向前就看心胸,向左就看左手,向右就看右手,向后就看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

       孙武部署已定,于是命人搬出铁钺,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明军法严厉,说完后便发出鼓号:向左转,那些女子只知道与吴王饮酒作乐,从来没有这样操练过,顿时都嘻嘻哈哈笑了起来,既不依令行动,也极不严肃,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次应由将帅负责。

       于是重新详细说明了一遍,然后发出鼓号:向右转,女兵们又是一阵哄笑,孙武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帅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队长应受军法处分,说完便命左右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

三令五申成语的寓意:

       孙武奉命操练宫女,宫女们只当游戏,所以军不成军,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还是不往心里去,孙武当众斩了吴王的两个爱姬,效果立竿见影。

       可见,光是制定,申明了法规条例是不够的,还必须切实按照规则严格实行,让众人明白规则并非虚设,这样才能对犯法违规者起到震慑作用。

成语:水什么什么成

       带令的成语

       详细

       奉令唯谨: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详细?

       军令状: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详细?

       令出如山:令: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详细?

       令人吃惊:让人感到惊讶 详细?

       令人寒心:让人失望而痛心 详细?

       令人满意: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详细?

       令人钦佩:让人高度敬重 详细?

       令人痛心:指让人悲愤痛恨 详细?

       令人羡慕:指让人爱慕,钦慕,希望自己拥有 详细?

       外交词令: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详细?

       光杆司令:指没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个人 详细?

       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详细?

       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详细?

       令人注目:注目: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指引起别人的重视。 详细?

       令人捧腹: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详细?

       急急如律令: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详细?

       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详细?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详细?

       巧言令色: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详细?

       令人起敬:使人产生敬意。 详细?

       令人莫测: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 详细?

       令行禁止: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 详细?

       令人发指: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详细?

       令人神往: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详细?

       令人作呕: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详细?

       利令智昏: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 详细?

       令人喷饭: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详细?

       发号施令: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详细?

       从令如流: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详细?

       朝令夕改: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详细?

       令人瞩目:瞩:注视。使人注视。 详细?

       军令如山: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详细?

       静言令色: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详细?

       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详细?

       朝令夕更: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详细?

       逐客之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详细?

       挟天子令诸侯: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 详细?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 详细?

       法成令修:修:完善。法令完善 详细?

       行令猜拳:行令:行酒令;猜拳:猜枚游戏。喝酒时划拳行酒令 详细?

       不令而信: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详细?

       及时应令: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详细?

       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详细?

       挟天子以令天下: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 详细?

       猜拳行令: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 详细?

       五申三令: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详细?

       威重令行:权势大,有令必行。

成语的用法是什么意思?

       成语:水什么什么成

        水到渠成

        -------------------

        望采纳,谢谢。

真的什么敢于什么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什么来什么到成语

        什么来什么到成语

        先来后到

        初来乍到

        新来乍到

什么是行,什么是列

        举个例子吧:如办公软体Excel中,

        横向的格子叫“行”,

        竖向的格子叫“列”。

什么最深,什么最浅

        古时候有个哲人曾经收弟子数人。一日其问众弟子:“世上什么最深?什么最浅?什么最苦?什么最甜?”众弟子七嘴八舌,无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哲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世上最深的是父母恩,最浅的是人的眼皮,最甜的是夫妻恩爱,最苦的是无儿女!”众弟子听后思忖片刻,都一致认同,深感师傅学问高深。 是啊,哲人的话确实是真知灼见!这天底下还有比父母恩更深的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肖的儿孙。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过的好,有出息?其耗尽一生心血所做几乎都是儿女计,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父母对子女有负面影响也是无意的。常常听说父母能养活数个儿女,而数个儿女却不愿赡养父母的咄咄怪事!羊知跪之恩,鸦有反哺之孝,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为何有时是那么的冷漠? 这世上最深的确实是眼皮。古人不是说:身居闹市无人睬,富在深山有远亲嘛!而今人走茶凉的事也是屡见不鲜。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是几句话说不完的。奉劝那些狗眼看人低、趋炎附势之徒: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有人无得志时! 最甜的自然是夫妻恩爱,人们不是说:“夫妻恩爱苦也甜吗?人生两大快事:洞房花烛夜与金榜提名时”。说明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所以有人说:家庭的不幸是人生最大悲哀!同时家庭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构筑和谐家庭做起。要知道许多问题少年大都是因家庭不合而走上歧途的。所以夫妻双方要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关心。我愿天下每个都有个温馨的家庭。 最苦是无儿女,这其实是说的旧社会,在黑暗的旧社会养儿确实是有防老之用。而在新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大都有保障,很多人都有养老保险,即使无儿女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有敬老院、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专为老年人设定的社会机构,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每个人都要尊老,因为有一天你会老。 社会在不断前进,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又有不少人觉得没钱最苦。是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人要生存!这反映了市场经济社会的客观事实,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关键在“度”! 上述的四个“最”对您是否有启示呢?

       

词语大什么所什么

        1、大失所望

        成语: 大失所望

        拼音: dà shī suǒ wàng

        解释: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 《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举例造句: 瑞虹大失所望,但到此地间,无可奈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拼音程式码: dssw

        近义词: 大失人望、事与愿违

        反义词: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歇后语: 买牛得羊

        灯谜: 买牛得羊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对人、事、物

        英文: a body blow

        故事: 五代时期,后晋大将李守贞兵败投降契丹,迫于晋高祖的压力又归顺后晋。他变本加厉,暗中收买权臣,扩充军队,在一个小和尚的鼓动下彻底亮出了反旗,朝廷派白文珂带兵前去讨伐,被收买的那些将领根本不卖李守贞的帐,让他大失所望。

        2、大势所趋

        成语: 大势所趋

        拼音: dà shì suǒ qū

        解释: 大势:指整个局势。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出处: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举例造句: 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大势所趋,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

        拼音程式码: dssq

        近义词: 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歇后语: 千条江河归大海

        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

什么什么荒于嬉

        应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

        1、出处:这句话出自韩愈《进学解》,整一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2、介绍:《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是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藉以抒发牢骚之作。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写国子先生解析进学正义,向诸生陈明形势,正面得出“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的结论;第二段写学生进行辩解,以先生在“学”“言”“文”“行”四个方面的努力、成就与自身遭遇对照,先扬后抑,驳斥先生的结论;第三段写先生再作自我解嘲,针对学生之意申说发挥,表明随意而安的态度,对朝廷隐含讥刺。

        3、全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

        4、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什么景如什么成语

        景如之何

        出自沁园春·为董叔巨集赋溪壮

        《沁园春·为董叔巨集赋溪壮》是宋代严羽创作的诗词。

        问讯溪壮,景如之何,吾为平章。自月湖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

        主人雅兴徜徉。每携客临流泛羽觞。想归来松菊,小烦管领,同盟鸥鹭,未许相忘。我道其间,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还须把,扁舟借我,散发沧浪。

什么本什么原成语

        拔本塞原 有本有原 积本求原 返本还原

什么出外什么成语

        别出机杼 别:另外;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别出手眼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别出心裁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别出新裁 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出新意 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兵出无名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不出所料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层出不穷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出迭见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层出叠见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出出律律 象声词。

        初出茅庐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独出机杼 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独出己见 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独出心裁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独出新裁 犹独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法出多门 门:门径。指各部门各自为政,自立法制,使法令不能统一,无从执行。

        法出一门 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蜂出泉流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高出一筹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对联写作指导(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2008年02月02日 星期六 22:27第四讲 词、词组的结构和句子成分

       一 词和词组的结构

       写作对联,对仗时要做到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必须理解、掌握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要做到对仗工整,必须正确运用词和词组,让相同的结构相对。(这里讲的词,是语法上的词,不是文学体裁诗词的词。)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字和词有联系,又有区别。字,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汉字一字一音,有意义,多半可以独立运用,常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过去称词为字,所谓“实字、虚字”,实即现代汉语的“实词、虚词”。

       词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名称:

       1.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 这是按音节的多少划分。单音词,就是一个音 节构成的词,在书面形式上用一个汉字表示,如“天”、“一”、“走”、“红”。双音词,就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两个汉字,如“国家”、“对 联”、“勇敢、“我们”。多音词,就是由三个和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是三个和三个以上的汉字,如“收音机”、“高层建筑”、“英汉大辞典”。 古代汉语常用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将单音词扩展为双音词,如“美→美丽”,“民→人民”,“师→老师”。对联常使用古代汉语(文言),单音词多,所以要特别 注意掌握单音词。

       2.单纯词·合成词 这是按词的意义成分来划分。单纯词,只包含一 个有意义的成分(词素),如“人”、 “海”、“大”。合成词,包含两个和两个以上有意义的成分,如“人民”、“伟大”、“大众化”。所有的单音词都是单纯词。单纯词不一定就是单音词,如“枇 杷”是双音词,但它是单纯词,因为它是两个字合起来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成分。音译外来词,如“沙发”、“法兰西”、“富兰克林”,虽是双音或多音词,但每 个字只表示一个音,不表示意义,所以仍是单纯词。

       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它大于词,小于句子。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和两个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在对联写作中经常使用,需注意掌握其结构方式。

       合成词和词组的结构方式,常见的是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介宾式。

       (1)联合式

       又称并列式,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

       ①同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人民 土地 门户 干戈 肝胆 杨柳 莺燕 山岭

       动词+动词 如:吟哦 撰写 修建 学习 寄寓 降落 攻击 叱咤

       形容词+形容词 如:富裕 贫穷 丰富 善良 美丽 温暖 深厚

       ②反义联合

       名词+名词 如:天地 水火 春秋 日夜 功过 恩怨 上下 东西

       动词+动词 如:升降 起伏 兴亡 成败 悲喜 褒贬 有无 沉浮

       形容词+形容词 如:高低 大小 深浅 难易 盛衰 冷暖 优劣

       (2)偏正式

       前一个词素或词修饰后一个词素或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①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如:大江 清江 三江 精心 苦心 灰心 二心 小园 家园 田园 此园 大门 寒门 佛门 蓬门 我国 强国 前程 鹏程 归程 历程 征程

       ②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快走 徐行 疾驰 奋进 挺进 新进 并进 畅想 猜想 浮想 还想 休想 大打 扑打 痛打 高飞 纷飞 腾飞 起飞 悲鸣 轰鸣 争鸣

       (3)主谓式

       前边词素或词如同主语,后边词素或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①名词+动词 如:沙飞 水流 花开 叶落 蝉鸣 犬吠 虎啸 龙腾 心喜 客来

       ②名词+形容词 如:心急 胆怯 年轻 情深 意切 味长 词美 国强 官清

       有些偏正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即成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大树→树大 狂风→风狂 好心→心好 贪官→官贪 强国→国强

       (4)动宾式

       又称支配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

       格式 动词+名词或代词 如:举重 滑冰 放心 签名 知己 爱人 恨谁 治国 读书 补课 过年 开花 防沙

       有些主谓式的合成词或词组,一经颠倒,就成动宾式的合成词或词组。如:花开→开花 沙飞→飞沙 客来→来客 国治→治国 天翻→翻天

       (5)动补式

       又称补充式。前后词素或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

       格式 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副词 如:说明 说尽 改正 改好 提高 提前 抓紧 抓住 戳穿 赶跑 打痛 吃饱 穿暖 看清 望远 登高 美甚

       有些动补式的词或词组,中间可以插进“得”,以表示可能;插进“不”,表示不可能。如“吃得饱”、“望得远”、“提不高”、“看不清”。

       (6)介宾式

       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

       格式 介词+名词或代词 如:于此 以君之力 向前方 从南边 自海上

       △ △ △ △ △

       在山水间 为人民 对祖国 把亲朋好友 (△为介词)

       △ △ △ △

       以上,“式”即“结构”,联合式即联合结构,偏正式即偏正结构,以此类推。

       词、词组结构方式对照表

       结构各类

       例 词

       联合结构 国家 泥沙 良好 日月 东西

       偏正结构 大家 白沙 好花 明月 东海

       主谓结构 家大 沙飞 花开 月明 海啸

       动宾结构 爱国 飞沙 卖花 看月 观海

       动补结构 爱得深 飞起 卖完 看清 观遍

       介宾结构 为国 向沙漠 在花前 对月 自海上

       二 句子成分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单位。一个句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说话和朗读中,句子有一定的语调,句子与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

       对仗,必须词组对词组,句子对句子。为了做好对仗,除了理解、掌提词和词组的结构以外,需要再了解有关句子的知识。

       构成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句子可以有四种次要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1.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主语一般在前,谓语一般在后。用作主语的常是名词、代词。用作谓语的常是动词(包括“是”、“有”)、形容词。下例春联,名词作主语:

       山河壮丽;

       △△

       岁月峥嵘。

       △△

       下例春联,形容词作谓语:

       国家昌盛;

       △△

       人民安康。

       △△

       2.宾语

       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的后边,也可借助介词“把”、“对”等用在动词前边,表示行为的对象、成果、工具、处所或存在的事物等,常用名词、代词充任。如潘力生题人民大会堂联,名词作宾语:

       一柱擎东亚;

       △△

       群星拱北辰。

       △△

       3.定语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成分。被修饰或限制的词是中心词。定语指出中心词的属性、形状、数量及所属的人、地方、时间、范围等。定语用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任,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张广建题甘肃崆峒山联,数量词作定语:(黑三角表示中心词)

       俯瞰河流,百尺楼台九曲水;

       △△▲▲△△▲

       凭临城郭,万家烟火四围山。

       △△▲▲△△▲

       4.状语

       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被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状语用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表示处所或时间的名词和介宾结构充任,一般在中心词的前边。如台湾剑潭古寺联,形容词作状语:

       古迹重修,成观光地;

       △▲

       寺名长播,结香火缘。

       △▲

       5.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成分。被补充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补语表示行为的结果、数量,或性状的程度。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量)充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有时要借助“得”来表示(如“美得很”)。如陕西药王山药王庙联,形容词作补语:

       医隐山林托迹远;

       ▲ △

       仁昭今古惠民深。

       ▲ △

       词组的功用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都可由有关词组充任。

       三 句子种类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的种类,按内容意思和语气划分,陈述事情的,叫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提出问题的,叫疑问句,句末用问号;要求听话人做或不做某种事情的,叫祈使句,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抒发某种强烈情感的,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

       2.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按照句子成分来划分,有完全句和不完全句。

       完全句又称双部句,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齐备,意思完整。如隆中三顾堂联:

       两 表 酬 三 顾;

       一 对 足 千 秋。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不完全句又称单部句,可分三种:

       (1)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说不出主语,或无需说出主语。一般由动宾词组造成。有的祈使句就是无主句。如*青年时代自勉联:

       ( ) 与有肝胆人共事;

       ( ) 从无字句处读书。

       └—┬—┘ └——┬——┘

       主语部分 谓语部分

       (2)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对话,上下文)里,句子中某些成分可以不说。对联里,常省略主语“我”、“我们”,有时承前省,有时照后省,有时全联多处全省。如彭玉麟题黄鹤楼联,两处省“我”:

       我从千里而来,( )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 )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3)独词句 由单独一个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省略的成分多而难以确定,意思比较含蓄。如“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出现了这样一副极短的对联:

       死;

       生。 (倒写)

       含义异常丰富:在日本侵略军的占领下,生离死别,生不如死;宁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又如董必武挽谢觉哉联:

       长征老战士;

       文革病诗人。

       谢觉哉,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无法无天的“文革”毫无办法,只能做个“病诗人”,意余言外。

       3.单句和复句

       按照句子的个数来划分,有单句和复句。

       单句 又叫简单句。常由一个主谓词组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词组构成。单句可以是完全句或不完全句。单句不一定文字都简短,单句可以因主要成分加上次要成分而复杂化,因而文字较长。

       复句 是意思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成的大句子。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在对联书籍中,为讲述方便,一般将逗号断开的词组都称作分句,和语法上的分句有所不同。)复句中各分句之间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如李甲秾自勉联:

       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上下联各由五个分句组成一个复句。中三个分句是联合关系,与最后那七个字的分句是偏正关系(因果);后四句与开头一句又是偏正关系(因果,倒装)。

       分辨单句、复句,要着眼于句子成分和结构,成分有省略的要加以补充(独词句、无主句除外)。如陶行知题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孰为夫子?

       小疑必问,大事必闻(的人),才算学生。

       上下联的主语,都是省略了的“人“。半联是单句。

       蔡元培挽鲁迅联:

       著作最谨严,(著作)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遗言)莫作空头文学家。

       上下联两句各有主谓语,下句主语是承前省略。半联是复句。

       四 成语结构辨析

       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强,写作中常用。了解成语结构,有助于对仗工整。

       成语绝大多数由四字组成。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语齐全,如“青出于蓝”、“胸有成竹”、“骄兵必败”、“蚍蜉撼树”等。它可以是一个省略主语或谓语的不完全句,如“想入非非”、“与众不同”、“为民请命”、“喜怒哀乐”等。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的关系可以有种种不同。主谓关系如“玉石俱焚”、“人才辈出”。动宾关系如“煞费苦心”、“一改故辙”。偏正关系如“十万火急”、“娓娓动听”、“从宽发落”。

       成语,前两字和后两字是联合关系的最多。联合关系的成语,前两字、后两字各自彼此又有种种不同关系。

       1.联合+联合 如:

       繁荣昌盛 富贵荣华 冠冕堂皇 多快好省 谦虚谨慎 古今中外

       温良恭俭 激昂慷慨 麟凤龟龙 魑魅魍魉 酒色财气 风云月露

       成败利钝 喜怒哀乐 轻重缓急 青红皂白 悲欢离合

       2.偏正+偏正 如:

       三心二意 三坟五典 五洲四海 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山珍海味

       凤毛麟角 火树银花 火海刀山 花朝月夕 光风霁月 名缰利锁

       舌剑唇枪 冰天雪地 枪林弹雨 良辰美景 良师益友 青梅竹马

       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 和风细雨 赤县神州 赤胆忠心 志士仁人

       坚甲利兵 严刑峻法 社鼠城狐 陈规陋习

       (以上偏正是“定语+中心词名词”)

       三令五申 七拼八凑 千变万化 千锤百炼 并驾齐驱 坐言起行

       条分缕析 高瞻远瞩 旁征博引 兼收并蓄 精打细算 潜移默化

       先忧后乐 露宿风餐 旁敲侧击 明争暗斗 冷嘲热讽 倒行逆施

       横征暴敛 阳奉阴违 道听途说 左顾右盼 长吁短叹 浅斟低唱

       (以上偏正是“状语+中心词动词”)

       3.主谓+主谓 如:

       龙吟虎啸 龙骧虎步 龙盘虎踞 凤鸣鸾舞 风驰电掣 鸟语花香

       心驰神往 耳闻目睹 眉开眼笑 功成名遂 珠联璧合 纲举目张

       家喻户晓 豕突狼奔 狼吞虎咽 蚕食鲸吞 手忙脚乱 风吹雨打

       众叛亲离 兰摧玉折

       (以上主谓是“名词+动词”)

       人寿年丰 民康物阜 民富国强 地大物博 地老天荒 年高德劭

       日新月异 花好月圆 心旷神怡 珠圆王润 冰清玉洁 顽廉懦立

       事半功倍 才疏学浅 口燥唇干 山穷水尽 脑满肠肥 羊狠狼贪

       灯红酒绿 凶多吉少

       (以上主谓是“名词+形容词”)

       4.动宾+动宾

       引经据典 求同存异 励精图治 披荆斩棘 披星戴月 披肝沥胆

       呼风唤雨 改天换地 废寝忘食 扶危济困 正本清源 厉兵秣马

       扬眉吐气 回肠荡气 抛砖引玉 沽名钓誉 见微知著 买椟还珠

       坐并观天 玩物丧志 贪赃枉法 弄虚作假 吞云吐雾 折戟沉沙

       前后是联合关系的成语,其中许多可以前后颠倒使用,如:

       激昂慷慨→慷慨激昂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龙吟虎啸→虎啸龙吟 花好月圆→月圆花好

       前后虽是联合关系,如果是前后两个行为有先后承接关系,一般不能颠倒,如“见缝插针”、“弄巧成拙”。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成语申令必行的用法”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