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黄帝内经》素问 风论篇第四十二 2——风气侵*导致的疾病

2.“湿”这一病理因素对泄泻发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胃中寒则腹胀,肠胃病调治首先要分清寒热。中医经典常读常新

4.逆之则伤肺,冬为娘泄,奉藏者少

5.飧泄怎么调理

6.黄帝内经中"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什么意思?

7.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飧泄是什么病_飧泄怎么读什么意思

意思清阳之气下陷,如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原文出自于战国佚名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白话译文:

阴的性质为静,阳则为动;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主万物的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寒极会生热,热极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下陷,如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的道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赏析: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读《黄帝内经》素问 风论篇第四十二 2——风气侵*导致的疾病

(原文)

(解读)

“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 ” 黄帝问:诊得心脉绷急,这是怎样的病?症状又是怎样的?

“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 岐伯回答说:病名叫心疝 ( 是一种因寒邪侵犯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经不受邪传至小肠而引起的以腹痛、下腹部有肿块突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 ,少腹部位会有块状出现。

“ 帝曰:何以言之? ” 黄帝问:为什么这么说?

“ 岐伯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 岐伯回答说:心是阳脏,和小肠为表里,所以说少腹会有块状出现呀。

“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 ” 黄帝问:诊得胃脉有病,它的症状如何?

“ 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 岐伯答:如果胃脉实,则其病是腹胀满;如果胃脉虚,则其病是泄泻。

“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 ” 黄帝问道:疾病的成因和它的变化是如何的?

“ 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 岐伯答说:因于风邪,就会变为寒热;因于热邪,就会变为消中;因于气逆不已,就会变为癫疾 , 因于久风,就会变为飧泄 , 脉受风,就会变为疠风。病的变化,是说不完的。

“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 黄帝问道:各种痈肿、筋挛、骨痛,这又都是怎样产生的?

“ 岐伯曰:此寒气之钟,八风之变也。 ” 岐伯答说:这是由于寒气所聚,风邪所侵而造成的。

“ 帝曰:治之奈何? ” 黄帝问:怎样治疗?

“ 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 岐伯说:这是四时之邪所引起的疾病,用 五行相生 相胜的方法治疗,就会痊愈。

今天学习了疾病的形成及变化。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湿”这一病理因素对泄泻发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原文)

(解读)

“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胀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 风气从太阳经脉侵入人体,流行于各经腧穴,散布在分肉之间,与卫气纠结在一起,这样,气道就不能顺畅,所以肌肉就会肿起而成为疮疡 , 如因卫气有所凝滞而影响运行,那么肌肉就会麻木而不知痛痒。

“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 疠风,是由于营气有热,血气不清,所以导致鼻柱损伤,面色变坏,皮肤溃烂。因为风寒久留在经脉里而不能除去,所以叫作疠风。有的又称寒热。

“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 在春天甲乙日被风邪所伤,是肝风 , 在夏天丙丁日伤风的,是心风 , 在夏天戊己日伤风的,是脾风 , 在秋天庚辛日伤风的,是肺风 , 在冬天壬癸日伤风的,是肾风。

“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 风邪侵入到五脏六腑的腧穴,就变成了五脏六腑的风 , 无论是络、经、脏、腑,只要被风邪所侵,就成为偏风。

“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 ” 风邪侵入后,循着风府经脉上行至脑,就成为脑风 。 风入头中的目系,就成为目风。

“ 眠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 睡觉着凉,并且醉后感受风邪,就成为漏风 。 入房时汗出,感受风邪,就成为内风 。

“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 刚洗完头,感受风邪,就成为首风 。 风邪久留肌腠,伤及脾胃,就成为肠风飧泄 。

“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 至于外在腠理之间的,就成为泄风。所以风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它的变化极多,而且发为其他疾病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致病的原因,归根到底来自风气的侵*。

今天学习了风气侵*导致的疾病。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胃中寒则腹胀,肠胃病调治首先要分清寒热。中医经典常读常新

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邪多与湿邪相兼,方易成泻。脾喜燥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脾运失司,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发生泄泻。临证往往为诸邪与湿邪夹杂,合为暑湿、寒湿、风寒湿、湿热等内侵于人。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中所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皆不得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

若湿与风寒相兼,一则直接损伤脾胃,可见泄下清稀,甚如水样,且寒属收引,寒邪重者气机阻滞,则还可伴腹痛肠鸣;一则侵袭皮毛肺卫,可兼恶寒发热、肢体酸痛、鼻塞流涕而呈现表里同病之象。湿与热邪相兼,则热迫肠道而泻下急暴;湿热蕴结、气机不畅,则泻而不爽;湿热,则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而臭、小便短赤;邪热伤津则烦热口渴。湿与暑邪相兼,则随湿、热、风寒的偏胜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逆之则伤肺,冬为娘泄,奉藏者少

肠胃胀满是特别常见的肠胃疾病,诱发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不尽一致。病程有的很短,有的则可能迁延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还会兼有食欲不振、胃酸酸痛、大便异常等症状,也可能会有其他脏腑的不适。对于常见的胃胀一般采用舒肝理气、消食导滞的方式,多会有效果,但效果不佳,或病症出现反复的情况也很多。

后温读《黄帝内经--灵枢-师传》,才恍然大悟。

歧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皮寒。 胃中寒则腹胀, 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此段的译文为:肠胃中热患消瘅病的人,适宜于用寒的疗法,而内寒的病人则适宜于用热的疗法。胃中热,食物消化得快,使人心悬,常有饥饿感,脐以上的皮肤发热。肠中热,则排出的粪便象糜烂的粥,脐以下的皮肤发寒。

胃中寒,就会腹胀;肠中寒,就会肠鸣,大便清稀且有不消化之食物残渣。

胃中寒,肠中热,则腹胀而且腹泄;

胃中热,肠中寒,就会总觉得饥饿且小腹疼痛。

以前多注重《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相关的经方家著作,而忽视《内经》。重读《内经》,才发觉熟读《内经》才是掌握医理的终南捷径。虽说张仲景是发明内经奥旨者也,但《内经》对伤寒理论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二者不能偏废,应该努力的融会贯通。

胃中热则消谷,胃中寒则腹胀, 可谓大道至简。见胃胀,便责之以肝气郁结,其实也是忽视了阴阳寒热这个中医最重要的辩证原则。

更有胃寒肠热,胃热肠寒,以及身体其他症状等复杂情况,只用单一的方式可能会收一时之功,但也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变证,不可不防。

以前治疗过胃胀,多会处以大小柴胡、枳术丸、平胃散加减,很多时候是很有效果的,窃喜之余,思路也僵化了很多,偶尔碰到效果不佳的情况,也多想是患者的原因。

这引起我很大的思考,虽然有“有是病用是药,有是病用是方”的治病思路,但也要先规规矩矩辨清阴阳寒热虚实。《内经》中很多辨别阴阳寒热的理论更应该值得重视,毕竟方剂只是战术,而阴阳才是战略,分清了阴阳不至于犯方向性错误。而以后再碰到肠胃胀满的情况,适当的加一些温性的药物果然效果更加明显。

对于中医经典要常温常读,并结合实际,多思考、多领悟。

飧泄怎么调理

出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秋天里伤害肺气,到了冬季会发生完谷不化的飧泄,供给冬天潜藏之气就会不足。

解析:

 如果违反调养秋收之气的道理,就会伤了肺气,主要表现为吸入困难。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肺气出现问题,那么大便成形能力就会很差,最后的 结果就是导致消化不良。这样到了冬天不但会发生不易消化等泄泻病,而且还会使人体适应冬季潜藏之气的能力降低。

养生智慧:

  秋季腹泻防胜于治

 民间有“有钱难买六月泻”之说,因炎夏有轻度腹泻而不属于急性胃肠炎,且无任何不适,有利于暑热湿毒的排泄。但应注意秋天则不适宜腹泻,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对于秋季腹泻应及早地预防。

 1、 注意饮食卫生。进入秋季之后,人们以为炎热的夏季已过,放松对食物的冷藏和保鲜的要求。其实,在“三伏”阶段食物也很容易变质,这期间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和污染的食物,以防“病从口入”。

 2、 不可贪凉冷饮。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特别是对于素体脾胃虚者,不可贪凉冷饮,以免损伤脾胃。有脘腹冷痛、大便溏薄,体质弱者也应少吃生冷水果或未煮的熟食,要多吃熟食和暖食,尤其是不要早上睡醒就吃水果和喝凉水,避免肠胃受到过度刺激。

 3、 谨防腹泻偷袭孩子。秋季是孩子腹泻的多发季节,孩子出现腹泻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如喝些米汤、胡萝卜汤、果汁、淡糖水和白开水等。由于腹泻不仅丢失水分,而且还丢失盐分,所以液体中稍微加一些食盐效果更好。

 4、 注意开窗通风。秋天里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应注意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这样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秋季由于气温变化,若饮食不慎,常常会引起腹泻。而腹泻的原因甚多,并不一定凡腹泻都是细菌感染。所以,腹泻若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时,不一定要用抗生素。否则,不但治疗无效,反而还会引起肠胃道菌群失调,致使腹泻久治不愈。若是儿童,还会使其身体逐渐衰弱,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生长。

温馨提示:

 孕妇秋季需预防腹泻。秋高气爽,对于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来说,在这一季节尤其要注意预防腹泻。秋天上市的新鲜瓜果较多,但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气温低,如果不注意食品卫生,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孕妇就容易“闹肚子”。腹泻对孕妇的威胁比平常人大得多,因为它可能会刺激孕妇宫缩甚至导致早产。

黄帝内经中"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有:秋三月 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很大 人应该收敛神气 违背这原则就会伤肺 到了冬天就会产生完谷不化的飱泄

治疗要根据泄泻的原因、症状进行综合,加以具体分析,进行辨证施治,这是中医治疗一切疾病的准则。

治疗方法当以分利小便、健脾、燥湿为主

临床上常用的方剂很多,主要还是根据虚实寒热来运用处方。(1)虚寒性泄泻:①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虚致泻,完谷不化者)②香砂六君汤(脾虚致泄而夹寒者)③五苓散(湿胜而夹寒者)①理中汤或加附子(寒泄澄澈清冷者)⑤补中益气汤(脾虚清阳下陷者)⑥诃子丸(久泻肠滑者)⑦四神丸(五更泄)(2)实热性泄泻:①败毒散(外感泄泻者)②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热泄)③枳实导滞丸(食积泄泻)。

有条件的话自己熬中药调理吧!!!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长夏,农历六月。洞泄,后人有两种解释:《圣济总录》认为属于寒泄,症状是食已即泄,完谷不化。《医宗必读》认为就是“濡泄”,濡泄又称湿泻,症状是泻下如水,或大便一日数次而溏薄。寒中,《内外伤辨惑论》认为是指邪在脾胃而为里寒的病证,症状是脘腹疼痛,肠鸣泄泻。明代张介宾注释“洞泄寒中”云:风寒犯脾也。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这句话是中医理论中的一句经典表述,主要描述了人体内气的运行和分布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

清气在下意味着清净的气体下沉至下焦,如果清气不足或分布不当,可能导致飧泄,即腹泻。这是因为清气是人体正气的一部分,具有固摄和温煦的作用,如果清气不足,则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腹泻。

浊气在上则是指浊气上升至上焦,如果浊气过多或分布不当,可能导致瞋胀,即腹胀。这是因为浊气是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湿气,如果浊气过多或运行不畅,则可能导致气滞、湿阻,进而引发腹胀。

保持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和分布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方法来调整气的运行和分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持饮食规律、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也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人体内气的运行和分布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

1、气的推动作用:气具有推动作用,能够推动血液、津液等流动,维持身体各部位的正常功能。如果气不足或运行不畅,可能导致血液、津液等流动不畅,影响身体健康。

2、气的温煦作用:气具有温煦作用,能够温暖身体各部位,维持正常的体温和代谢。如果气不足或分布不当,可能导致身体各部位温度异常,影响身体健康。

3、气的防御作用:气具有防御作用,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保持身体健康。如果气不足或运行不畅,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4、气的固摄作用:气具有固摄作用,能够固摄体内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气不足或分布不当,可能导致精、血、津液等物质流失,影响身体健康。

5、气的营养作用:气能够为身体各部位提供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气不足或分布不当,可能导致身体各部位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