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临安邸>>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 是什么朝的

2.“题林安抵”的古诗都有哪些?

3.题临安邸古诗意思 题临安邸翻译和原文是什么

题临安邸古诗_题临安邸古诗翻译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意: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思想感情: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题临安邸>>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 是什么朝的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其翻译为: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题临安邸》注释: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旅店。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题临安邸》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赏析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作者简介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

“题林安抵”的古诗都有哪些?

题临安邸 林 升

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

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

作者背景

林升,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的一位读书人,其他情况都无从查考。

注词释义

临安:即诗中的杭州(在今浙江),南宋的国都。

邸:旅店。

直:简直。

汴州:北宋的国都,在今河南开封。

古诗今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名句赏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仅花园就修了40多所,其他贵族富豪的楼台亭榭更是不计其数。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复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然而,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飘飘然,陶陶然,个个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竟然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既是讽刺,又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蹄之下。全诗不用典故,篇幅极短而内蕴丰富,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

题临安邸古诗意思 题临安邸翻译和原文是什么

《题临安邸》作者:南宋诗人林升。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释义:

青山叠翠楼阁连绵不断,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暖的香风把贵人吹得如醉如痴,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诗词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西

湖歌舞几时休”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

州作汴州”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南宋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

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

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1、意思: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2、出自宋代林升,原文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