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_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的故事

       作为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话题的专家,我对这个问题集合感到非常兴奋。我会按顺序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以便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1.唇亡齿寒的典故

2.成语唇亡齿寒的典故

3.唇亡齿寒成语故事

4.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_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的故事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扩展资料:

       唇亡齿寒相同意思的成语:

       1、休戚相关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萧知府听了,心上老大不高兴。然而他是河台的红人,更比别人休戚相关,听了那有不着急的。

       示例:?我们所有成员要休戚相关地互相关怀、互相合作。

       2、息息相关

       息息相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xī xiāng guān,意思是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出自:闻捷《布沙热,我要为你唱一支歌》:“你和党的关系,不能不是这样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啊!”

       示例:每位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都如同春风化雨,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所存在的息息相关。

       百度百科-唇亡齿寒

成语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的典故:

        齐桓公自从打退山戎,救了燕国,帮助鲁国平定了内乱以后,卫国又派使臣来拜见齐桓公,说北狄(北方游牧部族的总称)侵犯卫国,杀了国君卫懿(y?)公.

        齐桓公派公子无亏为大将,带领人马到了卫国,立了新君卫文公.无亏留下三千齐兵,驻扎在卫国,防备北狄.他自己回国向父亲齐桓公禀(bǐng)报.

        齐桓公说:?咱们是得好好地帮助卫国.?管仲说:?咱们不如替卫国砌城墙,便于他们防卫.?

        齐桓公很赞成这个主意,约了别的几个国家,替卫国砌城墙,盖房子.这使得齐桓公的名声更大.接着他又派人朝拜周釐王,请周釐王派自己到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南)宣布新君的君位,并以周天子委派的名义召集别国诸侯会盟.列国诸侯不管愿意不愿意,凡是承认他是霸主的都向他进贡,听他的指挥.

        在这以前,齐桓公就请周天子命他约会宋国、鲁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许国,各国派大将领兵由齐桓公统领去攻打楚国.楚成王说:?楚国和齐国相隔挺远,风马牛不相及,你为什么攻打我呢?

        齐桓公说:?我受王命而来,你不向周天子进贡滤酒用的茅草.?直到楚成王认错讲和,齐桓公才叫各国退兵.当时,齐、楚、晋、秦、吴、越是一等大国.承认齐桓公为霸主的宋、鲁、郑、卫都是二等大国,陈、曹是三等大国,只有许国是个小国,可见齐桓公的实力很强.齐桓公在位三十二年间,经历了四代周王,称霸后九次召集诸侯会盟.

        后来,齐桓公老了.西方秦国(今陕西、甘肃的一部分)的国君秦穆(m?)公想乘机扩张势力,争做中原的霸主.秦穆公认为要做大事得有大批人才,他想尽办法满天下去搜罗.秦穆公与众不同的是,不重用本国的贵族.他怕本国贵族权大势大,国君反倒受了他们的牵制.他宁可重用外来的人才.外来人才他们不像本国的豪门大族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

        有个人物姓百里,名奚(xī).百里奚是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他的儿子叫孟明视,后来也是个出名的人物.百里奚在三十多岁娶妻生子后,离开虞国到齐国,但找不到出路,靠要饭过日子.后来四十多岁他到了宋国,碰见一个隐士叫蹇(jiǎn)叔,两人成了知心朋友,都想找一个出路,可是找不到主儿.没办法,百里奚打算回到虞国去.蹇叔说:?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倒是我的朋友,咱们不妨找找他去.?就这样,百里奚又回到了虞国.

        蹇叔带着百里奚去见大夫宫之奇.宫之奇要带他们去见虞君.蹇叔摇了摇头说:?虞君爱贪小便宜,不像有作为的人物.?于是,蹇叔就离开了百里奚.临别时他对百里奚说:?以后您要瞧我,就上鸣鹿村好了.?打这儿起,百里奚跟着宫之奇在虞国做了大夫.果然不出蹇叔所料,虞君爱贪小便宜.

        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派使者到虞国,送上一匹千里马和一对名贵的玉璧,作为礼物买通虞君说:?我们打算攻打虢(gu?)国(又叫北虢,都城在今河南陕县东南),为行军方便,想跟您借一条道儿从您的国土过去.?

        虞君瞧瞧手里的玉璧,又瞧瞧千里马,连连答应:?可以,可以!?

        大夫宫之奇拦住他说:?不行!虢国跟虞国贴得那么近,好像嘴唇跟牙齿一样.俗语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我们这两个小国相帮相助,还不至于给人家灭了.万一虢国被晋国灭了,虞国也一定保不住.?

        虞君说:?人家晋国送来了千里马和无价之宝跟咱们交好,咱们连一条道儿都不准人家走?再说晋国比虢国强上十倍,就算失了一个小国,可是交上了一个大国,还不好吗?

        百里奚拉住宫之奇退出来说:?跟糊涂人说好话,就好像把珍珠扔在道儿上.?宫之奇知道虞国一定灭亡,就带着家人跑了.

        不久,晋献公派大将率领大军经过虞国去灭了虢国,回头顺便也灭了虞国,取回了千里马和玉璧.虞君和百里奚都做了俘虏.晋献公要重用百里奚,百里奚宁可做俘虏,不愿意做晋国的官.

        后来,百里奚又被楚国抓去.秦穆公把这个当年帮人看牛的百里奚从楚国赎出来当了大.

        ?唇亡齿寒?的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一般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天上真的掉下馅饼时,也要看到馅饼背后潜藏的危险。

       

        唇亡齿寒的汉语词典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

        ●清孙枝蔚《<甲申述忧>序》:「何况关中陷没,海内动摇,匪独唇亡齿寒,螫手断腕而已。」

        唇亡齿寒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唇揭齿寒、荣辱与共、息息相关、殃及池鱼、皮之不存、互相关注、巢倾卵破、城门失火、互为表里、休戚相关、巢毁卵破、生死相依、唇齿相依、辅车相依、毛将焉附

        反义词:隔岸观火、同床异梦、素昧平生、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用唇亡齿寒造句:

        1、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2、水和鱼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3、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两国唇亡齿寒,因此我们要全民动员,抗美援朝。

        4、两国辅车相依,如有一邦被吞,则唇亡齿寒。

        5、依战略形势来看,这两国有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唇亡齿寒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近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 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guo,在陕西宝鸡)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大夫荀息建议,把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接受了。

       虞君见礼物,很高兴,答应借道。大夫宫之奇阻止说:“不行啊!虞国和虢国就象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唇亡齿寒)。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被消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君不听。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回来时顺便又消灭了虞国。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

       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

       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

       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

       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扩展资料:

       《唇亡齿寒》的故事出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原文: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于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翻译: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百度百科——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唇亡齿寒的意思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成语故事

        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颊骨与牙床)相依,唇亡齿寒’,所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依关系。”结果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

用典形式

        唇亡 清·黄遵宪:“岂有行人真坐罪,忍看邻国到唇亡。”

        唇齿 唐·高适:“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辅车 宋·刘筠:“处末加骈拇,于中或辅车。”

        忌唇齿 宋·张孝祥:“比邻寒亡忌唇齿,君但勤渠送川纸。”

        唇齿国 唐·杜甫:“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唇齿累 明·李东阳:“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唇亡齿枯 唐·白居易:“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暮虢朝虞 金·元好问:“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典故800个唇亡齿寒”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