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负盛名的意思是什么呢_颇负盛名的意思简短短句
1.搜集豫剧的相关资料
2.马雅科夫斯基
3.李白的详细生平简介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什么体裁
5.请问有没有短句名人名言吗?
1.中考必考的文学常识
中考要掌握的文学知识,主要有、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以及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在实际生活中,、散文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欣赏尤为重要,所以掌握几种体裁的文学知识是决定阅读的基础。 1.、散文、诗歌、戏剧的知识 的三要素是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塑造人物的描写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 *** 和结局。
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散文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
以上体裁的知识要依据课本上的知识短文附录。(《谈谈》《谈谈散文》《怎样读诗}《谈谈戏剧文学》) 2.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这方面知识要以教科书注释的内容为主,重要作家从作品和功绩上可作适当的扩展。
对课文的作者姓名、官职、字号、国籍、代表作等要熟记于心。具体字的写法要以课本为准。
复习中,这类知识可列表复习。
2.中考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1、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人。
《桃花源记》《饮酒》 2、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使至塞上》 3、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钱塘湖春行》. 6、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小石潭记》 8、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岳阳楼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醉翁亭记》 10、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 1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12、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长短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3、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天净沙秋思》 14、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安徽全椒人。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范进中举》 15、鲁迅: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阿长与《三海经》,故乡孔乙己,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中国现代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济南的冬天》 17、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背影》。 18、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天上的街市》。
19、契诃夫:俄国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巨匠。
《变色龙》 20、《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2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2、《论语》:《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23、《孟子》:儒家经典。
《孟子》一书是\'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在《孟子》一书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
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
它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
3.中考要了解哪些文学常识
作者的个人信息(字,号,成就,作品等),作者的心境(如柳宗元被贬后如何如何。
)下面给你推荐一点东西,看看有好处,祝你考试顺利1.孔子语录 ① 《 八则》中论述学习态度的语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论述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③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论述为师之道的语句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⑤论述从师之道的语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设喻,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用关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推理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的事实论证了“义”的存在。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以《曹刿论战》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这里,“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竭我盈”是指“齐人三鼓。”之时,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辙乱”,“旗靡”是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发现的。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②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③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6. 《出师表》 诸葛亮 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要这样的形式下,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在自叙本志和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桃花源记》 陶潜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花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陶渊明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句子是“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三峡》 郦道元 ①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描写夏季水流的汹涌湍急。
②郦道元在《三峡》中抓住清幽闲静的特点,描写春冬江水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杂说》(四)(《马说》) 韩愈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10.《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在《陋室铬》中紧扣“惟吾德馨”这一主旨,写“陋室”恬静、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正反两方面写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与古贤名室类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全文的点晴之笔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4.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写的一部儿童。同名**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冰心 享年99岁,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历险故事。
祝你考出好成绩
5.中考的文学常识
长篇《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 武松 。
他(她) 醉打蒋门神 的故事家喻户晓。( 2004河北中考)2、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救了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吗?请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____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名称:______大闹野猪林_________________(2004山西中考)3.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2004哈尔滨中考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B) A. 赵云 B. 关羽 C. 张飞 D. 马超二、以对联、对对子、歇后语的方式进行考察1.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①《聊斋志异》②《三国演义》 。
(2分)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4烟台中考)2.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奥斯特洛夫斯基) 2004福州中考3.对对联。2004广东中考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多愁善感 , 黛玉悲葬花 4、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意思。
该歇后语是从—《三国演义》—故事中演绎出来的。2004昆明中考三、与现代文阅读相结合1、《 奇妙的对称世界》说明文2004太原市中考对偶就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 *** 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v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炉取 丹。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 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2、《老师对我说》记叙文2004吉林中考文中涉及到我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你最爱读的是哪一部?结合这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喜爱的理由。( 《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3、《读“磨脑子”的书》议论文2004南京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
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4分) 名著:《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答:情节: 体验和感悟: 四、与文学常识一起考察.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004南通中考(B) A.《关雎》《蒹葭》《君子于役》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C.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法国文学巨匠罗曼?罗兰所作的《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等伟大人物战胜各种人生艰难困苦的精神历程 好好去作一下。
6.中考语文文学常识 四大名著
一、《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④沙和尚:淳朴憨厚,忠心耿耿。典型情节:①唐僧——西天取经②孙悟空——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③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④沙和尚——流沙河拜师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二、《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 *** ”的主题。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②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黑旋风):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⑤李逵——斗浪里白条、沂岭杀四虎、斧劈罗、探穴救柴进、元宵闹东京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雄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
②叙事翔实精彩。③语言通俗生动,塑造人物惟妙惟肖。
启示或感受: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但作品中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明) 主要内容:记叙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地主阶级加强剥削政治黑暗,互相兼并的混战局面,以及三国兴衰史。主要人物形象:①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②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③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④曹操:智勇双全,志高远大,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⑤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淡泊名利,是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
⑥孙权:碧眼紫髯,黄龙下凡,胆略超群,晚年昏庸。典型事例:①刘备——三顾茅庐、辕门射戟②关羽——单刀付会、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败走麦城 ③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煮酒论英雄” ④孔明——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⑤孙权——劝学、沙场历险、分割荆州、智胜关羽诗歌: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②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启示或感受: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么?他们关心的唯一的热点无非是争夺权利,特别是争夺那唯一的一把龙椅罢了。他们为了争龙椅,不惜如麻,血流成河,不惜决堤放水,乘风放火……这么多英雄怎么没有一个替老百姓说一句话呢? 四、《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 主要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主要人物形象:①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②贾宝玉: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
③王熙凤:聪明能干,嘴甜心苦,面艳心狠,两面三刀,贪婪自私。 ④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
⑤刘姥姥:小心谨慎,左右逢源,侠肝义胆。典型事例:①黛玉——葬花、焚诗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痛哭潇湘馆③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④香菱——学诗⑤刘姥姥——进大观园诗歌: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无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启示或感受:读《红楼梦》便认识到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没落。他们走向衰败是必然的。
7.初三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作者 作品 出自 国籍/朝代 作者评价
朱自清 《春》 —— 现代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 现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矛盾 《白杨礼赞》 《见闻杂记》 现代 杰出作家
冰心 《小橘灯》 《小橘灯》 现代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伊索 《〈伊索寓言〉二则》 《伊索寓言》 古希腊 寓言家
叶圣陶 《苏州园林》 《百科知识》 现代 作家,著名教育家
吴晗 《谈骨气》 《吴晗杂文选》 现代 历史学家
王愿坚 《七根火柴》 《人民文学》 现代 作家
安徒生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丹麦 著名童话家
契诃夫 《变色龙》 —— 俄国 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孟子 《〈孟子〉二章》 《孟子》 战国时期 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诸葛亮 《出师表》 《诸葛亮集》 三国时期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 东晋 著名诗人
刘禹锡 《陋室铭》 《陋室铭》 唐朝 著名诗人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文忠公集》 宋朝 著名文学家
范仲淹 《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北宋 政治家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 北宋 文学家,史学家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诗选》 唐朝 浪漫主义诗人
辛弃疾 《破阵子
搜集豫剧的相关资料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出自欧阳修的作品集《欧阳文忠公文集》。
整句话意思:读书来修身,应该以学习为最首要的任务,而如果要教授学问,则应该以书本上的知识为根本。
扩展资料
词集名。北宋欧阳修作。三卷。南宋罗泌编次。收入《欧阳文忠公文集》,又有影宋刻单行本、〔四部丛刊〕、元刊本。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图书简介:〔四部丛刊〕,元刊本
右臣窃见太常丞湖州监酒务(一作税)丁宝臣前任知端州,因遭侬智高事停官叙理监当,方智高攻劫领南,州县例以素无备御,官吏各至奔逃,如(一作兼)闻当时。
独宝臣曾捉得智高探事人,便行斩决,及曾斗敌,朝廷以其如此,故他人皆夺两官,以此见其比众人情理之轻,臣伏见宝臣履行清纯,颇有官业、惟海贼遽至,力屈致败,出于不幸。
今者伏遇袷享恩赦,欲望圣慈,特与不候监当,任满迁复官资,就一亲民差遣,如后犯己入赃,臣甘当同罪,谨具奏闻,伏候勅旨。
卷112:编者按:《欧阳文忠公文集》又称《欧阳文忠集》、《欧阳永叔集》、《欧阳文忠公集》,是欧阳修的全集。该集共153卷,另附录2卷。
参考资料欧阳文忠公文集百度百科
马雅科夫斯基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 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
豫剧历史上有名的演员,据邹少和先生回忆:“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比较著名的须生有张小乾、张同庆、澎海豹、许树云。名小生有黄儒秀(黄娃、黄马褂)、王金玉(筱火鞭)。红脸王唐玉成,武曹彦章等。
1927年后,豫剧界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朴等。
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崔兰田的代表作有三上轿,卖苗郎,秦香莲,桃花庵。阎立品的代表作有秦雪梅,钓金龟,碧玉簪,盘夫索夫 马金凤的代表作有花打朝,对花枪,穆桂英挂率陈素珍的代表作有桃花庵常香玉的有花木兰,红娘,断桥。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区演出时常常靠着山堆个土台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靠山吼"。"豫剧"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用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豫剧在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唱腔主要分慢板、板、流水、飞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唢呐等。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畅淋漓,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于历史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红果,红了》。
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历史沿革
关于豫剧的起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不同风格。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当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在农村,则每逢迎神赛会必演双在一些地区,所演多属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义烈风》、《霄壤恨》、《涂血》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常香玉在1936年随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编演现代戏的开始。与此同时,永安舞台的王润枝、马双枝、鼓海豹、杨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云集,促进了豫东调、豫西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
豫剧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今无可考。据老艺人传说,过去的豫剧演员大多出于乾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杞县的"六班"、"捕班"(县衙办的)以及马、武、郑、郝、刘、常六姓联办的"六姓家班"等,均为辛亥革命后的著名班社,演员水成、一阵会、田苟、何运、金成等,均为当时名角。
30年代,在开封除了义成班组成的永安舞台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豫剧团体,豫声戏剧学社和中州戏曲研究社。豫声戏剧学社在豫声剧院演出。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西安也出现了不少豫剧团体,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毛兰花为首的凤麟剧团,崔兰田为首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原西藏豫剧团前身)等。
建国后,于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剧院。豫剧拥有一批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人才,其中成就突出的有杨兰春等。杨兰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后改编和创作(有的是与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河南及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演出团体。1962年举行了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这一剧种已成为我国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 艺术特点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式。据清朝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根据艺人们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也都曾办过科班。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有豫东调、享福调、沙河调、豫西调的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在演唱音区的不同,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俗称"上五音"。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俗称"下五音"。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四种,即慢板、版、流水板、散板:
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板、中板、连板、快板、紧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今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几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文辞通俗易解,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的伴奏乐队,过去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早期的豫剧在乐器上还使用四大扇(大铙、大钹)和尖子号(管长1米左右),以此来制造雄壮热烈的气氛。建国后,武场一般是由鼓板(班鼓、手板)、大锣、铙钹(即手钹)、二锣、梆子、小钹(即铜板)、风锣、大阴鼓、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其中最常用者为前六种。早期的文场乐器有三弦皮嗡、月琴等,后又增加瓢(即板胡)、二胡、琵琶、横笛、唢呐、笙等。而板胡则成了豫剧的主弦。建国后,还增加了一些西洋乐器,如大小提琴、铜管、木管等。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俗称"瓢")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
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豫剧的主要演奏特色乐器有如下几种:
一、板胡、琴筒为半个椰壳,以薄桐木板蒙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普遍将原皮弦(里弦)、丝质粗老弦(外弦)改为金属弦。演奏时戴铜指帽。
二、小三弦,弹拨乐器。三根金属弦,音箱以薄桐木板蒙面,用硬拨子拨奏。左手戴指帽。音色明亮,尤其以揉滑弦奏法颇具特色。
三、方笙,一般为14管。
四、闷子、双簧吹奏乐器,八孔,发音深沉浑厚,多用来伴奏悲壮凄苦的唱段或场景。
豫剧唱腔中,豫东调和豫西调用同样的调高,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上方五度旋宫,即"以徵为宫"的现象;豫西调多落"1"音,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下方五度旋宫,即"以清角为宫"的现象。豫剧的传统唱法中,男女声部基本上是同腔同调。豫东调演唱多用嗓,豫西调则用真嗓较多,净角多用"炸音"。过去,豫东调和豫西调均有一种翻八度以声行腔的方法,叫做"赝腔"或"讴"。
河南梆子戏的特征,主要重在唱词与动态,纯全合于河南的风俗习惯,而起为观众所爱好者,则在表现风俗习惯中鄙俚粗俗之人与事物的关系,与观众的生活行动打成一片。虽然不免有些俗气,但俗有俗的风格,俗的趣味。豫剧的剧词不能专重文言,以合本剧之声调节奏为第一。其叙事言情,喜怒哀乐,委婉曲折,入情入理,感化力之甚伟,间杂以方言,尽人皆解。豫剧具备历久不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点:(一)性强 豫剧锣鼓声响,丝弦音高,唱工多,白口少,男角是大蹦大跳,女角是满台走扭。劳动大众在多日工作之余,逢年过会,许多人挤在一起,听听看看,就感到无限的轻松愉快。(二)接近群众 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比较接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脾味。(三)易懂易学 调子简单,词句通俗,容易听懂、学会。(四)富于地方性 腔调高亢硬直,表情慷爽率直,是表现河南人民的地方戏。
角色行当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大净(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旦行(见 图豫剧-7)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李白的详细生平简介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锁定
马雅科夫斯基(1893~1930)苏联诗人、剧作家。生于格鲁吉亚的一个林务官的家庭。1912年开始诗歌创作,深受未来主义派影响。他的《宗教滑稽剧》是苏联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之后有长诗《好!》,讽刺喜剧《臭虫》《澡堂》等。他是戏剧革新家,主张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性和定性,反对自然主义地描摹生活。他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苏联戏剧产生了持久的影响。[1]
中文名
马雅科夫斯基
国籍
苏联
出生地
格鲁吉亚
出生日期
1893
逝世日期
1930
职业
诗人 剧作家
代表作品
《好!》《宗教滑稽剧》
马雅科夫斯基
苏联天才诗人马雅科夫斯基(1893-1930)只活了短短的37岁,他潇洒不羁而又光明坦荡。至今,他仍被包裹在重重的迷团之中:其一,是他的自杀;其二,是他的恋爱。
马雅科夫斯基终身未娶,但在自杀前的绝命书中,却把两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列为家属。这两个女人——莉丽娅和维罗尼卡,曾是他的情人和伴侣。其实,马雅科夫斯基爱过的女人绝不止她们俩。他在诗歌创作中从不掩饰自己对女人的爱,这些爱给他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欢乐,激励他产生耀眼的灵感火花;同时,也使他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与悲哀之中。作为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生死同女人、爱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马雅科夫斯基向观众做了富于抒情意味的自白。由于他的体验很有社会意义,很有煽动力,结果自白变成了宣传,作者变成了演说家。在自己的第一个剧本中,马雅科夫斯基就表现出他对戏剧的基本追求,用他后来的说法,就是“把剧场变成讲坛”。
马雅科夫斯基于1913年12月在比得堡上演这个悲剧,并且扮演主角。这个悲剧和当时剧坛的风气、趣味格格不入,资产阶级舆论疯狂地加以诋毁,把它称为“ *** 的”剧本、“神经病人的梦呓”。用马雅科夫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资产者的鼻子嗅出了我们是带的战士。”
马雅科夫斯基从小就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905年革命暴风骤雨般的日子里,12岁的马雅科夫斯基观看了格鲁吉亚一个剧团上演的号召人们反抗社会压迫的剧目,并深深地迷上了戏剧。
从诗歌创作转向戏剧创作,对马雅科夫斯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因为他的诗作在本质上是戏剧性的。他的诗有一个特点梅耶荷德简介,就是只有在最后听朗诵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它。马雅科夫斯基的诗剧运用的是演说家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满了感叹,有许多呼语和提问,由于内容本身表现了行动,诗的节奏富于变化,马雅科夫斯基的诗作有很大的动作性。马雅科夫斯基深知这一点,他说过,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在舞台上演出。
马雅科夫斯基的宣传画和他为自己的书所作的插图也充满了动作,他的“罗斯塔之窗”有强烈的政治性,用诗配画的形式,清洁虽然简单,但是往往富于戏剧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用来配合画面的简洁生动,很容易转化为剧本中的文字说明,用以描述人物的行动和具体的场景。因此,可以说马雅科夫斯基的创作有一种明显的戏剧化倾向,而戏剧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活动,并在其中占了重要地位。
理性戏剧
马雅科夫斯基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理性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属于理性戏剧代表人物的大作家还有高尔基、萧伯纳、恰佩克、布莱希特等人。和这几位大作家相比,马雅科夫斯基戏剧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它具有最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在梅耶荷德看来,倾向性是作为剧作家的马雅科夫斯基最根本特征。马雅科夫斯基也曾说过他从事戏剧工作的实质就是要"让舞台成为论坛。"他直言不讳地声称文学应"把目的性放在首要地位","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反映十月革命、歌颂劳动者、批判剥削者的《宗教滑稽剧》,抨击小市民习气的《臭虫》、揭露官僚主义的《澡堂》都具有极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为了便于阐述宏观的政论,将思想"物化",马雅科夫斯基戏剧的背景往往具有全球性的规模,取史诗般的开阔视角,运用气势恢宏的极度夸张。《宗教滑稽剧》曾动用350个演员,剧情从"全世界"到诺亚方舟,再上天国、如地狱,最后进入乐园。时空跳跃转换是最大幅度的。各种阶层的人物和魔鬼、天使、天主、以经死去的托尔斯泰等"圣者"、"将来的人"以及乐园中拟人化了的面包、盐、糖等几十种物品同台演出。政治与艺术、诗与歌、崇高与滑稽"混凝体"般地结合在一起。在《臭虫》中,时间的跳跃跨过50年,一具冻僵的尸体在半个世纪后奇迹般地复活,其有害影响瘟疫般地传到狗身上,又从狗身上传染给人,成群的少女集体发疯……《澡堂》一剧,现代人中夹杂着未来的"磷光女人",正剧中穿插着杂技与烟火。人们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造出"时间机车",奔向2030年,而在新世纪中,共产主义的诞生已成为历史。
如果我们做一个横向的比较,便不难发现,在欧洲理性戏剧的代表人物中,马雅科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最为相似。他们两个人开始剧本创作的时间十分接近,剧作中理性、概念的因素最为突出。可以说布莱希特丰富了马雅科夫斯基的倾向性戏剧,也可以说马雅科夫斯基预料到了布莱希特戏剧中的许多东西。而马雅科夫斯基用戏剧为革命斗争服务比布莱希特更早一些,他在1918年就写出了歌颂十月革命的"共产主义戏剧"--《宗教滑稽剧》,布莱希特到1927年以后才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宗教滑稽剧》说马雅科夫斯基是布莱希特的先驱者。
现代戏剧
马雅科夫斯基的剧作就其内容的倾向性而言可归入欧洲理性戏剧之列,而在形式、技巧的创新方面则同欧洲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有许多相通之处。
马雅科夫斯基与未来主义的关系尤其密切。他多次声称自己是未来主义者。在1913年的《戏剧、**、未来主义》一文中,他声称要"为未来主义者的艺术"而"在美的各个部门"搞"大破坏",对戏剧也不例外。他反对"抒情的 *** ",反对装置精美的布景和道具,提倡"走向未来的戏剧"。马雅科夫斯基认为现代生活要求加快语言的节奏,"迅速、经济、简短",用短句取代冗长的复合句,创造"电讯题材"的语言。词语应该变换、破坏,每日更新。在人物塑造上,马雅科夫斯基主张描绘"新人",既"未来人";这种新人不是过去文学艺术中那种孤立无靠的个别的英雄,而是生活在"群体"、"群氓"之中,有团结感和责任感,英勇乐观的强者。马雅科夫斯基和未来主义者一样,对现代科学技术极感兴趣。他曾经迷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20年,他听过关于爱因斯坦理论的课程。《澡堂》中的"时间机车"便是一种生动的隐喻。
马雅科夫斯基虽然和未来主义者有不少相通之处,但是他属于左翼未来主义。他说过:"未来主义在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名称。我们的简称是:'康夫'(共产主义者-未来主义者)。思想上我们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没有丝毫共同之点,共同的地方只是在材料的形式上的加工。"
马雅科夫斯基和表现主义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他的剧本主题思想往往是外加的,特别指明的。作者的立意明显、人为地贯穿全部剧情。在谈到《臭虫》的创作时,马雅科夫斯基直言不讳地说他是把"事实""压缩和概括在喜剧的两个中心人物身上",把"事实""翻译成有行动的和引人入胜的戏剧语言。"他的某些表现手法也是表现主义的,比如《臭虫》的结尾,普利绥坡金被关进动物园笼子与一只"普通臭虫"为伍,这一场面和奥尼尔表现主义名剧《毛猿》结尾的处理几乎毫无二致。
马雅科夫斯基可以说是在积极借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完全新型的,连俄罗斯当时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都为之震惊的戏剧,用以歌颂十月革命,歌颂劳动者,批判小市民习气和官僚主义。他的戏剧可以说是从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通向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的一座桥梁,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梅耶荷德体系
正如契柯夫是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的剧作家一样,马雅科夫斯基是梅耶荷德戏剧体系的剧作家。他和梅耶荷德共同奠定了二是年代苏联新型的政论剧。这种新型戏剧后来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命名,称为史诗剧、叙述剧、隐喻剧、定性政论剧、理性剧、蒙太奇剧、辨证剧等等。[2]
马雅科夫斯基与梅耶荷德的戏剧探索和革新有几个特征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反对刻画个人心理的"室内"剧。马雅科夫斯基多次强调"反对室内艺术,反对心理的胡猜",他认为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是:"躲进笼子一般的家里"去"胡猜别人的心理",主张戏剧应当把"个人"从"袈裟"里抖出来。马雅科夫斯基和梅耶荷德把矛头对准斯坦尼拉夫斯基为首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所遵循的心理现实主义传统。他们甚至在剧本台词中对"莫艺"进行嘲讽,让演员把"莫艺"的海报撕得粉碎。这种反对心理描写的倾向在十月革命后产生有其必然性。正象某些些评论家总结的那样--革命时代不能容忍所谓表现人的隐秘心理的艺术。
虽然马雅科夫斯基与梅耶荷德的主张有其片面性,但是这种忽略个人心理刻画,注重表现人的社会属性的倾向,恰恰是苏联政论剧以及布莱希望特为代表的叙述体戏剧的突出特征梅耶荷德简介,就是说,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型戏剧体裁的基本特征。
第二,高度的定性。马雅科夫斯基坚决反对"传达对生活的照相式描绘"的戏剧,认为写实的布景道具的"死背景"只能束缚演员的艺术。他推崇"没有布景装置"的莎士比亚戏剧,赞赏虚拟的表演,在《澡堂》中的"时间机车"同样是虚拟的,剧本注明这辆"无形机车"居然是由剧中人物用虚拟表演"拖着"和"扶着"移动的。可见,马雅科夫斯基在戏剧观上和梅耶荷德相当接近。梅耶荷德之所以在一片反对声中高度评价马雅科夫斯基的剧作,独具慧眼地在批评家们视为瑕疵的地方发掘出可贵的独创,这是因为他们都推崇定性戏剧。
马雅科夫斯基善于打破体裁界限,把许多对立的因素结合起来。在他的剧本中,既有批评性的讽刺主题,又有歌颂性的英雄主题;既有臭虫普利绥坡金、巴扬的每个讽刺对象,又有"复活人身研究所"教授、教授等正面人物。在《臭虫》的海报中,说这出喜剧使人们既"捧腹大笑"又紧锁眉宇……这一切都说明马雅科夫斯基是一个最大胆、彻底的戏剧革新闯将。多种对立因素的高度综合造成了新型戏剧体裁、为梅耶荷德的舞台艺术革新创了条件,为苏联政论剧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继《臭虫》和《澡堂》五十年代在莫斯科复演后,在六、七十年代,世界剧坛上掀起了一股马雅科夫斯基热。在意大利和法国,在斯德哥尔摩、伦敦和东京,在东欧诸国和遥远的古巴,都上演了马雅科夫斯基戏剧。历史已经证明,马雅科夫斯基不论作为诗人还是剧作家,在世界文坛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913年,马雅科夫斯基初次涉足戏剧领域。这位20岁岁的诗人发表了3篇关于戏剧和**的文章,批评当时剧坛上的陈规陋习,呼吁创造新的戏剧形式。就在这一年,马雅科夫斯基创作了他的第一个剧本——《符拉基米尔.马雅科夫斯基》。剧中塑造了一个十分敏感,无法忍受俄罗斯专制统治的诗人的形象,表现了他的悲剧性遭遇。剧本预示了正在形成的革命风暴,但对社会的抗议却用颇为奇特的形象表现出来。剧作者本人上场,扮演与他同名的主人公,和他一起上场的是一些幻想出来的角色,诸如“一个领着一群又黑又瘦的猫的老头(几千岁)、“一个没有眼睛和褪的人”、“一个带着两个吻的人”等等。在这些古怪的角色身上,体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对资本主义城市生活的仇视和对纯洁的爱情的渴望。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什么体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简介
李白 (701—762),性别男, 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今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这两种说法,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但是,两种说法都有资料和历史考证,让人相信哪种,真是左右为难。)
详细生平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颇黎
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祥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刘的。女儿李平阳,姓李。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性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
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泡到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为了使气氛更为轻松一点,我们可以想想一下这个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也可能是公寓,也有可能是别墅。总之,他们没有经过明媒正娶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了,应该算是非法同居罢。但是,这个女人却没有觉得李白买了房子就跟定他了,大约嫌他没车,或者不是领导,也或者嫌他生活作风有问题,总之,不久两人就拜拜了。通过李白在这段的生活状态来看,整体比较颓靡,经常喝酒。估计两人的性生活也不怎么和谐了。
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再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资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考,此时我已经开始嫉妒李白这小子了,吗的,凭什么美女一个接一个的都被他占了去了。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二、仗剑远游
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以下便是《大鹏遇希有鸟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辞曰:南华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髣髴其形。
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三、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唐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狞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四、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写这些诗。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五、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
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
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
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己很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安史之乱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
在此次漫游期间,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变,国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学道,一面企图为国建功,对于国家安危,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策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人幕。
李白人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
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诗歌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请问有没有短句名人名言吗?
宋词。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轻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轻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这首词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有区别的。上片取景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但上片深婉中见含蓄,下片于广远中有蕴涵。王国维借用词中“昨夜”三句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虽与词作原意了轻相涉,却和这三句意象特别虚涵,便于借题发挥分轻开的。
马云名言:我们是教人钓鱼,而不是给人鱼。 比尔·盖茨名言: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牛根生名言:有自信不一定会赢,但是,没有自信一定会输。既然相信自己,就要全力以赴。政治人物名言: 周恩来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普京名言: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名言:立大志,攀高峰。 科学家名言: 牛顿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爱因斯坦名言: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艺术家名言: 贝多芬名言: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尼的名言:由感觉产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证据。 作家名言: 鲁迅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莎士比亚名言: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演艺名人名言: 王宝强名言:我管不住别人的嘴,我只管做好我自己。 王宝强名言:梦想之所以被称为梦想,就是在于它是要不断追逐的。 范伟的经典名言:摇一年拐一年,缘分啊!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横批是:自学成才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佚名 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情愿让日子过得忙迫,也不要让日子过得无聊。—罗兰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 —亨沃比彻 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须爬上树。—富勒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 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拉罗什富科 勤劳的人会有各种,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芬兰谚 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佚名 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佚名 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