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的成语解释_斩草除根比喻什么生肖
1.形容斩草除根的成语?
2.斩草除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3.成语斩草除根的故事
4.含有植物的成语,关于植物的成语解释以及成语背后的故事
斩草除根是什么生肖——答案:羊。
斩草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结构连动式。
用法褒贬两方面都可以用。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除;不能写作“锄 ”。
形容斩草除根的成语?
剪草除根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斩草除根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翦草除根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削草除根 犹斩草除根。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刬草除根 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剗草除根 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壹』 斩草除根成语典故
“斩草除根”这copy则成语的意思是割草要连同根一齐除掉。比喻除祸要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这则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战不过,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不同意。桓公之弟劝桓公:“跟善人处好关系,跟邻国友好相处,这是立国根本,和好了吧!”陈桓公生气地说:“宋、卫是大国,我们陈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打还说得过去;可是郑国是个小国,为什么不打它呢?”于是陈继续伐郑。
两年以后,郑国国力强大了起来,派兵来攻打陈国。陈国大败,陈国的邻国都不来救助。
就此事,百姓纷纷议论,说:“陈国自作自受,自讨苦吃,这就是长期做恶事却不知道悔过的结果。古书上说,做恶事很容易,恶事就如同草原上突然燃起的大火,无法扑灭,最后烧到自己的头上。周朝有一位大夫名叫周任,他就讲过这样的一个道理:作为一国的国君,要能做到当机立断,对待恶人、恶事,要像农夫在田间铲草一样,一定要连根挖掉,不让它们有再生长的可能。这样,善事才会多起来。
『贰』 斩草除根热气腾腾出成语是什么
铲草除根
斩草除根
杀气腾腾
热气腾腾
『叁』 形容彻底清除的成语有哪些
[一扫而空]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伐毛洗髓]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洗肠涤胃]①比喻彻底清除。②比喻彻底改过。
[一而光]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扫地出门]比喻将坏东西彻底清除出去。也没收全部财产,赶出家门。
[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革面洗心]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削株掘根]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全军覆没]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痛改前非]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扫地以尽]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除恶务尽]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改过迁善]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剪草除根]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斩草除根]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改过自新]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肆』 类似斩草除根的词语
魑魅魍魉 酸甜苦辣 吃碰杠胡 妖魔鬼怪 春夏秋冬 点烧闷拉 说学逗唱 生老病死 笔墨专纸砚 东西南北 喜怒属哀乐 梅兰竹菊 琴棋书画 吹拉弹唱 风雷雨电 江河湖海 坑蒙拐骗 漂泊荡漾 闪转腾挪 蹿蹦跳跃 吃喝嫖赌 瓜果梨桃 油粮蛋菜 兵马粮草 青红皂白 是非曲直 猫狗鸡鸭 煎炒烹炸 虎狼蛇蝎 衣食住行 古今中外 日月星辰 山川河岳 生杀予夺 爱恨情仇 酒色财气 望闻问切 分崩离析 鳏寡孤独 男女老少 车马舟楫 水火冰炭 君臣将相 诗词歌赋 花鸟鱼虫
0
『伍』 斩草除根的成语典故
出处:
往年,郑copy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可宝贵的措施,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于是就没有答应。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原文: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従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ěr),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左传》
『陆』 形容彻底清除的成语有哪些
1、一扫而空[yī sǎo ér kōng]:一下子便扫除干净。 比喻彻底清除。
2、斩草除根回[zhǎn cǎo chú gēn]:除草时要连答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3、一网打尽[yī wǎng dǎ jìn]: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4、寸草不留[cùn cǎo bù liú]:连小草也不留下。 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
5、抽薪止沸[chōu xīn zhǐ fèi]: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柒』 斩草除根的成语的故事
斩草除根成语故事:
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讨伐郑国。郑庄公战败,向陈桓公求和。陈桓公不同意。他的弟弟劝他:“跟善人处好关系,跟邻国友好相处,这是立国根本,你就与他和好了吧!”陈桓公生气地说:“宋、卫是大国,我们陈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打还说得过去;可是郑国是个小国,为什么不攻打它呢?”于是陈桓公坚持继续攻伐郑国。两年以后,郑国国力强大了起来,派兵攻打陈国。陈国大败,陈国的邻国都没有前来救助。就此事,百姓纷纷议论,说:“陈国自作自受,自讨苦吃,这就是长期做恶事却不知道悔过的结果。古书上说,做恶事很容易,恶事就如同草原上突然燃起的大火,无法扑灭,最后烧到自己的头上。周朝有一位大夫名叫周任,他就讲过这样的一个道理:作为一国的国君,要能做到当机立断,对待恶人、恶事,就像农夫在田间铲草一样,一定要连根挖掉,不让它们有再生长的可能。”
成语: 斩草除根
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释: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近义词: 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 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用法: 作谓语、宾语。
举例造句:我们要彻底清理蚊蝇滋生的场所,做到斩草除根。
『捌』 斩草除根的成语解释
成语: 斩草除根
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释: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玖』 斩草除根都有哪些成语快点快点
斩草除根
近义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释义除专草时属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用例~,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拾』 用斩草除根的斩热气腾腾的热组成一个成语
没有含“斩”和“热”的成语,含“斩”的成语如下:
过五关斩六将 〖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过五关,斩六将 〖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快刀斩乱麻 〖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披荆斩棘 〖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搴旗斩将 〖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先斩后奏 〖解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斩尽杀绝 〖解释〗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斩钉截铁 〖解释〗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头去尾 〖解释〗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
斩将搴旗 〖解释〗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斩木揭竿 〖解释〗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斩草除根 〖解释〗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截铁斩钉 〖解释〗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快刀斩麻 〖解释〗见“快刀斩乱麻”。
劈风斩浪 〖解释〗冲破风浪。
劈荆斩棘 〖解释〗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斩钉切铁 〖解释〗同“斩钉截铁”。
斩竿揭木 〖解释〗犹言斩木揭竿。
斩钢截铁 〖解释〗比喻干脆利落,坚决果断。
斩关夺隘 〖解释〗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斩将刈旗 〖解释〗同“斩将搴旗”。
斩荆披棘 〖解释〗同“披荆斩棘”。
斩头沥血 〖解释〗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快刀斩乱丝 〖解释〗比喻做事果断,能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斩将夺旗 〖解释〗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成语斩草除根的故事
编号 699 成语 斩草除根 注音 ㄓ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汉语拼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 将杂草连根拔除。
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语本《左传.隐公六年》。
「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典源 《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1>有言曰:『为2>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3>蕴崇4>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5>,则善者信6>矣。
』」〔注解〕(1)周任:周朝时贤能的大夫,生卒年不详。
(2)为:治理。
(3)芟夷:割草。
芟,音ㄕㄢ,除草。
(4)蕴崇:积聚。
(5)殖:生长。
(6)信:通「伸」,伸展、发扬。
典故说明 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
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
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
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
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
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铲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将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
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书证 01.《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个孩儿真个作怪!若不兴吾宗,定是灭吾族。
莫若傍今杀了,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02.《三国演义》第二回:「何进听罢,出谓众官曰:『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
其余不必妄加残害。
』袁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03.《水浒传》第二五回:「可知好里。
这是『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若是斩草不除根,春来萌芽再发。
官人便去取些砒霜来,我自教娘子下手。」
04.《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斩草除根,恐有后患。」
05.《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再说,如这时要留他一个,你未必不再受累,又费一番唇舌精神。
所以才斩草除根,不曾留得一个。」
06.《三侠五义》第一回:「这日晚间正在伤心,只见本宫四面火起,秦凤一见已知是郭槐之计,一来要斩草除根,二来是公报私仇。」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使用类别用在「完全消灭」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件事唯有澈底地斩草除根,才算治本。
<02>这次攻击一定要斩草除根,免得对方日后报复。
<03>他心中的惰性若无斩草除根,自然难以奋发图强。
<04>歪风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应该斩草除根,澈底禁止。
<05>飙车族破坏了社会秩序,警方决定斩草除根,全面扫荡。
<06>为求长治久安,对于黑色势力必要斩草除根,澈底瓦解。
<07>恶习贻害终生,你应该有斩草除根的勇气,澈底戒掉。
<08>我们不能让风气死灰复燃,所以必要使出铁腕,斩草除根。
<09>警方连日取缔了许多的不良场所,务求斩草除根,杜绝罪恶的温床。
近义词: 寸草不留,杜绝后患,除恶务尽,赶尽杀绝
反义词: 后患无穷,养虎遗患,养痈遗患 辨识 请参考『辨识699』 参考语词 去草绝根,翦草除根,除根翦草,剪草除根,刈草除根,铲草除根
含有植物的成语,关于植物的成语解释以及成语背后的故事
斩草除根
注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解释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近义词 寸草不留、养虎遗患、鸡犬不留
反义词放虎归山
年代古代
例句消灭蚊蝇要打扫、清理蚊蝇孳生地,做到~。
斩草除根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国既然服软了,就跟他们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终于强大起来,派遣军队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的邻国眼看陈国吃亏,却不来救助。
人们纷纷议论,说:“陈国国君真是自找苦吃,他长期做恶事不知改悔,当然会有这个结果。古书有言,做恶事容易,但恶事如同燎原的烈火一样,无法扑灭,最后还会将大祸引到自己头上。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成语都有各自的故事与意义,并且大多数的成语都围绕着一些事物来简述的,那么大家对中国的成语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有关植物的成语,大家过来看看学学吧!
一、植物成语与解释:开花结果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斩草除根 :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顺藤摸瓜 :顺着藤蔓找到瓜。顺藤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同“顺蔓摸瓜”。
披荆斩棘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投桃报李 :投:投入,送给。报:回赠,得到。意思是他送给我桃,我以李子给予回赠。泛指相互赠答,友好往来。
粗枝大叶 :1.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细致。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2.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3.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4.形容一个人大手大脚,做事不经过思考。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叶落归根 :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节外生枝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树大根深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瓜熟蒂落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时机、条件成熟,就能顺利成功。蒂:连接枝茎与瓜果的部分。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布帛菽粟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如出水芙蓉般美丽。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是此意。
一枕黄粱 :比喻虚幻的梦想。
视同草芥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
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横生枝节 :横:意外发生的;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 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草菅人命 :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
草木皆兵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桑榆暮景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黄粱美梦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荆棘丛生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名列前茅 :名:名次;茅:古指楚国的特产,古代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则举茅草发出警报,后来以“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二、关于植物的成语背后的故事:粗枝大叶的故事 :
宋代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很难明白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便随手在虎头后面画上马身,于是求画者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求画者不要,他便将此画挂在厅堂。他的长子问他画的到底是什么?他说是虎;而其次子问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他却又说是马!
不久,他的长子去打猎时,把别人的马当虎射死了,画家只好赔钱给马主。他的次子外出碰着老虎,却以为是马,欲近而骑之,致被虎活活咬死食之。画家万分悲痛!把画烧了,并撰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烧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黄粱美梦的故事:
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因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的小米饭), 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不想一玫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发觉原来一场梦,店主人煮的粱黄饭还没有熟哩。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 要想真正的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
李代桃僵 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对晋国有大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在事发之前已被秘密送进晋国王宫中。屠岸贾闻讯后,意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晋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上,不肯杀庄姬公主。此时庄姬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晋景公不杀她,就设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但晋国忠臣韩厥让自己的一个心腹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被偷送出官,立即悬赏缉拿。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那个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把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贼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很,放松了警戒。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陈冤已雪,于是他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死后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