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世 什么意思

2.生世和身世的区别是什么?

3.则独善其身的下一句和上一句是什么?

4.家世 身世是什么意思

什么身什么世四字成语_什么身什么世

新生儿来到世上最先见到的是父母。身出阳世是指身体到达人间,古代将人世间为阳,将人后要去的地方叫做阴。双亲是指自己的父母。就是说新生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睁开眼睛最先见到的是自己的父母。

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世 什么意思

“此身此生此世 且度且思且行”意思是:人生于世,短短几十载,要“度”过艰辛,要“思”于忧患,才能“行”到最后。(选自老树绘著的书《在江湖》)

老树绘著的《在江湖》片段:

雨打一池新叶,风过十步短亭。

坐看翠色与眉平。

人界总无趣,花间却有情。

此身此生此世,且度且思且行。

什么得失输和赢。

要紧是快活,何必求浮名。

作者简介

老树(新浪微博“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1962年生于山东临朐,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生世和身世的区别是什么?

“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世”意思是满身正气做人,清正廉洁当官。形容一个为官之人,不贪不奢,只靠朝廷俸禄,一心为民请命。

一身正气:意思是一身都是正气,比喻做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现多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古人穿的衣服,没有有口袋。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东西可揣在怀里。官员则穿长衫,袖子特别宽大,便于放些银两、诗词文章等。

古代的贪官污吏却是把受贿的钱财放进自己的衣袖里。倘若官吏廉洁,没有贪赃枉法受贿,衣袖当然是空的,只有“清风”,所以“两袖清风”就成为表官员廉洁的借用语了。

扩展资料

典故

两袖清风的于谦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以廉洁正直,忠心爱国而被后人称道。于谦性格刚强,敢于直言,为官清廉。

宣德五年(1430),河南、山西等地灾荒严重。于谦临危受命,到两地巡查。上任时他轻车简从,不摆锣鼓仪仗,不带卫兵侍从。明查暗访时,更是轻骑而行,从不惊扰百姓。当时,外官每年回京述职,都得向权臣国戚馈赠重礼。

但于谦一身正气,从不随波逐流,每次都是两手空空。好心人劝他随风入俗:“不送金银,送些土特产品也行啊。”他举起袖子笑笑说: “你看,我这不是带去了两袖清风吗?”

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入京》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意思是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后来“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举朝震惊,于谦锐身自任,力挽狂澜,带兵击退了瓦剌的进攻,挽救明王朝于危难之中。景泰帝为表彰于谦的功绩,加封他为少保,总督军务。然而于谦却说: “四面边境的战事很多,这是卿大夫的耻辱,怎敢求取赏赐功劳呢!”坚辞不受。

于谦性情淳朴、忠厚过人,自奉俭约、忧国忘身。明英宗因为于谦坚决不同意与瓦剌议和而得以重返故都,但于谦从未到英宗面前邀功。

东宫改易后,景泰帝命令凡是身兼太子官官职的人都可以领取两份俸禄,但只有于谦一再推辞。景泰皇帝看到于谦生活俭朴,居住的房子仅能遮挡风雨,于是将西华门的府第赐给他,他却坚决推辞说: “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呢!”皇帝不准,才只好接受。

但是于谦并未入住,而是把皇帝先前所赏赐的玺书、袍服、银锭之类,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到那里,每年去看一看罢了。

于谦不仅清忠为国,廉洁自律,而且力倡廉政,写过大量引导人们清廉为政的诗文,其中以《石灰吟》最为有名:“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托物言志,表现出坚贞清白的节操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意思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景泰八年(1457),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于谦遭诬陷被杀。抄家时,竟“家无余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负责抄家的锦衣卫也被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不禁失声痛哭。

百度百科--一身正气

百度百科--两袖清风

则独善其身的下一句和上一句是什么?

一、表达意思不同

1、生世:活在世上;犹身世;犹言一生一世;一辈子。

2、身世:人生的境遇;地位,声名;一生;终身。

二、引证不同

1、生世:吴组缃 《山洪》十三:“我这生世是个孤老命,我也修修来世。”

2、身世:陆文夫《小巷深处》:“ 徐文霞不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痛苦和屈辱。”

近义词介绍:出身

读音:chū shēn?

表达意思:指由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早期经历等决定的身份。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例句:他出身贫苦,但后来颇有成就并去了美国。

家世 身世是什么意思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自于: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其他句子: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者,正命也;桎梏者,非正命也。”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家世,是指世代相沿并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髙的家族身世。

读音:jiā shì。

释义:

(1)人出生的门第;家庭世系。

例如︰孔子75世孙孔祥灿;孔子77世孔德臣;山东曲阜孔府即是至圣先师孔子的世系后人。

(2)世代相传的门第或家族的世系。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二十六年, 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

翻译: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授给他内史的官职。

(3)引申指先代前世。

引证:唐代李延寿《南史·到溉传》:“ 蒋山有延贤寺,溉家世所立,溉得禄俸皆充二寺。”

翻译:钟山有座延贤寺,是到溉先世创立的,所以他平生俸禄,都供给寺裹,略无所取。

2、身世,是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读音:shēn shì。

释义:

(1)指人的经历、遭遇。

引证:唐代杜甫《北征》:“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翻译:遥想那世外桃源,更加想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是太差了。

(2)地位,声名。

引证:宋代范成大《净光轩》:“身世只今高几许?”

翻译:地位如今有多么高?

(3)一生;终身。

引证:唐代韩偓《小隐》:“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犂。”

翻译:借山村茅屋居住在岳麓西边,打算归隐田园终老山野,耕作务农。

扩展资料

家世的近义词

门第

读音:mén dì。

释义:

(1)指家世。后指显贵之家。

(2)指家庭或家族的社会上的地位等级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是社会对家族成员的认可程度。

引证:元代刘祁《归潜志》卷十三:“ 宋 、 齐 、 梁 、 陈惟以文华相尚,门第相夸,亦不足观。”

翻译:宋 、 齐 、 梁 、 陈只以文章的华采相互推崇,以文化程度互相炫耀,也就不值的一提了。

(3)指人的一种观念或思想。

身世的近义词

出身

读音:chū shēn。

释义:

(1)献身。

引证: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诚廉》:“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

翻译:伯夷、叔齐这两位贤士,都舍弃生命以坚守白己的节操,这是由于他们心目中的轻重早就确定了。

(2)指为官。

引证:汉代王充《论衡·超奇》:“有如唐子高、谷子云之吏,出身尽思,竭笔牍之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翻译:就象唐子高、谷子云这些官吏,要是出来尽心,完全拿出写公文的本领,那些麻烦和忧患的事怎么会有解决不了的呢?

(3)个人最早的经历或身份。

引证:元代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樊哙﹞想起某家元是屠户出身,不可忘其本领,正在我宅中演习我旧时手段,杀狗儿耍子。”

(4)出生;产地。

引证:明代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五七回:“原来那寺里有个道长老,原是西印度国出身。”

(5)谓出路,前途。

引证: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以此嫁他,图个日前安逸,日后出身。”

翻译:因为这个嫁给他,就是图现在生活安逸,以后能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