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_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摘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的话题。

1.成语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2.成语故事及解释

3.成语故事简介+含义 7个

4.小学1——6年级学过的成语故事(并写意思)

5.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五篇

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_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摘抄

成语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成语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如下:

一、天之骄子

       汉武帝即位后,下定决心要解除匈奴的威胁,他先后派遣韩安国、卫青、霍去病等人征讨匈奴,多次取得了重大胜利。公元前90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商丘成、莽通兵分三路,反击匈奴单于狐鹿姑的入侵。

       李广利率军打败了匈奴军,本来可以至此收兵,却传来了自己的家人被捕入狱的消息。为了建立更大的功勋,来为家人抵罪,李广利孤军继续北进,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但狐鹿姑军队的实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耗,他亲自率军袭击了李广利的军队。汉军大败,李广利投降,狐鹿姑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广利为妻,来笼络李广利。因此,汉武帝此次并没有达到反击匈奴的目的。

       匈奴方面派人写信给汉武帝说:“南方有大汉,北方有强胡,我们胡人是上天的宠儿。”汉武帝知道这个“天之骄子”一时难以消灭,汉朝经过多次北伐,国力消耗很大,便转入了与匈奴和谈的时期。

       有些出类拔萃的人,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的宠爱,不骄不躁,将会走得更远。

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著名的大臣陈蕃,在十五岁时,曾经一个人住在一处庭院内,由于他比较懒惰,从来不打扫自己的院子和房间,时间长了,他的院子和房间十分地杂乱,几乎没有落脚之处。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看望他,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院子和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地,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要做的事情,应当是扫除天下的大事,何必在意打扫一间房屋呢?”薛勤认为他有很大的志向,有自己的见解,与众不同。

       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来,陈蕃成了东汉的官员,在与大将军窦武商量诛灭乱政的宦官时,事情泄露了,宦官提前行动,窦武和陈蕃都被杀身亡。

       陈蕃没有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正是因为他连打扫一间房屋的事情都没有做好,怎么能解决好打扫天下这样的大事呢?做事要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三、精益求精

       《论语·学而》中写道:“子贡问孔子:‘人贫穷的时候不去巴结别人,人富贵了也不骄傲自大,这样的人如何?’孔子说:‘可以,但还是比不上那些人,他们虽然贫穷但还能从其中找到乐趣,他们富贵了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

       子贡又问:‘要像对待骨头、象牙一样去切磋它,要像对待宝玉、奇石一样去琢磨它,才能真正将它们打造成好的器具、饰品。’是这样的吗?”孔子说:“是呀,你能从我说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出口的意思,举一反三,你已经达到了可以一起谈论《诗经》的水平了。”

       做事已经非常完美了,还要追求更加地完美,永无止境,才能做得更好。

四、百折不挠

       桥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臣,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敢与地位高的奸徒做斗争。桥玄在县城里当功曹时,有一次,他向豫州刺史周景揭发了豫州陈国相羊昌的罪行。周景同意后,桥玄就把羊昌及他的手下全部抓了起来。

       东汉大将军、羊昌的靠山梁翼知道后,派人骑快马前来搭救羊昌。周景也接到圣旨,要召回桥玄。桥玄顶住了所有的压力,抓紧时间办案,终于让羊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汉灵帝的时候,桥玄出任尚书令。大臣盖升仗着与皇帝的关系,大量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桥玄掌握了盖升的大量证据后,就向汉灵帝要求罢免盖升,并抄没他的家产。汉灵帝不仅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他的官职。桥玄听说后,无法抗拒皇帝,便托病辞职,回老家了。

       后来,汉灵帝又让他出来任职。有一次,他十岁的小儿子在门口玩耍,来了三个强盗劫持了他的儿子,并向桥玄索要财物。事发后,校尉阳球带兵包围了强盗,因顾忌会伤了孩子而不敢进攻。

       桥玄厉声说:“强盗无法无天,不能因为我的孩子而放纵这些恶贼。”并催促阳球发动进攻,杀死了强盗,但他的孩子也因此丧命于强盗手中。

       桥玄死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葬礼也十分简单,他的精神受到了百姓的赞扬。东汉文学家蔡邕为他写道:“他的性情刚直,嫉恶如仇,提倡简朴,有着百折不挠、坚持原则的精神气概。”

       对待工作、学习遇到的困难,要意志坚强,百折不挠,才能迎刃而解,克服困难。

成语故事及解释

        导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庸人自扰

        注音yōng r?n z? rǎo

        成语故事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出处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新唐书?陆象先传》

        解释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自己找麻烦

        近义词杞人忧天、替古人担忧

        反义词聊以自慰

        成语例句

        ◎ 如果解释不清,遇到疑心重的女人,也许这就是把柄,这就是证据,而且她会想得很多很远,到头来,"战火"自然会燃起来,有些事又想不通,这样"庸人自扰",到头来会引发过激行为,要么残忍地伤害丈夫,要么悲观地伤害自己。

        ◎ 可是喜喜姥爷对喜喜妈的哭诉却很不以为然,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二、嗟来之食

        拼音jiē l?i zhī sh?

        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礼记?檀弓下》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

        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三、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成语故事简介+含义 7个

       成语故事及解释如下:

       故事:

       在古代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叶公的人,他非常喜欢龙。他在家里雕刻了各种各样的龙,让人们惊叹不已。有一天,真正的龙知道了这件事情,决定来到叶公的家里看看。当龙出现在叶公的家中时,叶公被龙的威严和真实所震撼,他感到非常害怕。这个故事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

       解释: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在事物的关键部位上动一小手,就使事物的面貌大为提高。这个成语既可以用在文艺创作上,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在一篇论文中,如果作者在关键的地方加陆册上一句差培点睛之笔,那么这篇论文就会衫圆更加精彩、有说服力。

       同时,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实的事物是最有生命力的。叶公虽然喜欢龙,但是在真正看到龙的时候,他却被龙的威严所震撼,这表明了真实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威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认识到真实事物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东西。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的寓意:

       1、强调关键部位的重要性:成语画龙点睛中,叶公在龙身上最重要的部位——眼睛上动了一小手,这一举动让整条龙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处理任何事物时,都需要抓住关键部位,对其进行重点改进或完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揭示简洁而高效的道理:在这个成语故事中,叶公仅在眼睛上画了一笔,就为龙增添了神采早庆宏。这说明了简洁而高效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关键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也应该追求简洁、高效,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3、警醒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画龙点睛的故事让人们认识到,虽然叶公非常喜欢龙,但在真正面对龙的型塌祥时候,他却被龙的威严所震撼。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应该认清其本质和真实面貌,不能只卜搏是表面上的喜欢或厌恶,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与事物建立真实而有效的联系。

小学1——6年级学过的成语故事(并写意思)

       亲,希望可以帮到您。

       1.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2.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3.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4.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5.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6.掩耳盗铃

       有人在范吉家看到了一口钟,就想把它偷偷背走。但是那口钟实在太大了,根本就背不动。因此他就想把钟敲碎了,然后再一块一块的搬走。不料,一动手敲打钟,钟就发出了阵阵嘹亮的响声。他怕别人听到钟响也来跟他抢夺,於是急忙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认为这样自己听不见了,那麼别人也一样的听不到。比喻自欺欺人

       7.胸有成竹

       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五篇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能力训练#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这则成语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篇二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这个成语来源于唐.张怀瑶《书断》,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篇三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这则成语的抛是扔,投。抛出砖去,引回玉来。常被用为以自已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的谦辞。墼子:生砖,即土坯。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谂掸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

        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篇四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曰......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

        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

        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

        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

        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篇五古代经典成语故事及意思:蓝田生玉

       “蓝田生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门出贤良。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小学成语故事及寓意”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