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官之杖_侍从官之肩在哪里
1.宋慈几品官
2.挚信、挚爱、挚诚、挚亲、挚友、挚依、挚敬、挚恋都是什么意思
3.《丝绸之路》
4.说文解字朋友的解释
5.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第十六章
6.古代朝廷上朝官员数量
7.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分别掌管什么方面?
原名弘俶(chù),小字虎子,改字文德,临安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钱元瓘第九子,钱倧弟。 编辑本段生平 10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忠逊王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后晋开 运四年(947),钱俶出镇丹邱归。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阳历为948年2月12日)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倧夜宴将吏,发动,钱倧被软禁,胡进思等废忠逊王,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钱俶谦让再三,并说:“务必保全吾兄,方能受命,否则当避贤路。”胡进思等同意,钱俶才莅临元帅府南侧视事。后汉乾祐元年(948)正月即位为忠懿王,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命免境内租税,首诛内衙指挥使何承训,惩其反复,人心安定。胡进思多次进言处死钱倧,钱俶不许,并派亲将薛温去保护钱倧。不久果有刺客持刀逾墙而入,为薛所击杀。刺客是胡进思所遣,胡进思因此忧惧,疽发背而死。钱俶继位后,励精图治,下令历年欠税尽行蠲免;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民心大悦。又置营田卒数千人,以松江辟土而耕,达到“境内无弃田”,粮食丰稔,斗米十文。后周广顺三年(953),境内大旱,民有卖儿女的,钱俶下令由官府出粟帛赎回,归还其父母,并开仓赈恤,缓解灾情。开宝八年(5),钱俶应赵匡胤约,出兵与北宋会师南唐金陵。十二月,钱俶入朝表贺。钱俶嗣位三十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又辞国号,改封许王,进封邓王。988年八月六十大寿,宋太宗遣使祝贺,当夜钱俶暴毙南阳,或有怀疑其被毒杀者,谥号忠懿。有七子:钱惟濬、钱惟治、钱惟渲、钱惟演、钱惟灏、钱惟晋、钱惟济。 纳土归宋惠万民
7年九月初三,吴越国王钱俶决定要于次年进京入朝,先派遣他的儿子钱惟浚前来进贡,宋太宗诏令户部郎中到泗州迎接慰劳。及至钱惟浚到达,太宗赏赐不计其数⑴。
钱俶的好友文莹和尚著的《玉壶清话》记载:“俶最后入觐,知必不还,离杭之日,遍别先王陵庙,泣拜以辞, 词曰,‘嗣孙俶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今去国修觐,还邦未期,万一不能再扫松槚,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拜讫,恸绝,几不能起,山川为之惨然。” 九月二十九日,钱俶派遣使者要求诏书直呼其名,太宗没允许。这次钱俶再次来朝,为了能够返回国都,尽输府库所藏珍宝,以悦太宗。
8年二月十八,因为吴越王钱俶将要到达,宋太宗诏令四方馆使到淮西迎接慰劳,同时派钱惟浚到宋州迎接省亲。
三月二十五日,吴越王钱俶入宫到崇德殿朝见,宋太宗恩赐十分丰厚,当天设宴,钱俶属僚官崔仁冀等都参加陪坐⑵。
四月二十五日,与钱俶同在三月入朝的割据漳州和泉州的平海军节度陈洪进主动纳土。这陈洪进系泉州人,为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牙将。留从效受南唐册命,节度泉、漳等州,号做清源军,并封鄂国公、晋江王。留从效殁后,无有子嗣,由兄子留绍镃继立。陈洪进欺留绍镃年幼,因诬他将附吴越,把他执着送与南唐王,另推副使张汉思为留后(留后为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自为副使。没有多久,又迫张汉思缴出印绶,把他迁居别墅,遣人请命南唐主,只说张汉思老耄不能治事,自己为众所推,权为留后。南唐主信以为真,即命他为清源军节度使。后因太祖东荡西征,北讨南伐,威震中原,旁达海南,陈洪进大惧,忙遣牙将魏仁济间道赴汴,上表宋廷,自称系清源军节度副使,权知泉泉等州军事,因节度张汉思昏耄无知,暂摄节度事宜,请求朝廷诏旨恪遵。太祖因遣使优诏抚问,命他安心治事。自是朝贡往来,使问不绝。到干德二年(964),太祖乃诏改清源军为平海军,即以陈洪进为节度使,赐号做推诚顺化功臣。开宝八年(5),陈洪进听得太祖平定江南,李煜降宋,恐将及己,甚不自安,因遣子陈文灏入贡,且探听朝廷动作。太祖即诏令陈洪进入朝。陈洪进奉诏,心里虽然更加惶惧,但又怕蹈李煜复辙,不敢托疾推辞,只得勉强启行。行至南剑州,因得着太祖驾崩的消息,乃转回镇地发丧,暂止赴朝。太宗即位,赐诏加陈洪进检校太师。太宗三年(8),陈洪进受命三月入觐,太宗体遇优隆,赐钱千万,白金万两,绢万匹。陈洪进揣知太宗深意,用幕僚南安人刘昌言的计谋。于四月二十五日,奉上表章献纳所辖漳州、泉州土地。宋朝获得14个县、民户1518户,士兵18727人。太宗受了。
钱俶见四月二十五日陈洪进纳土,栗惧万分,于是将吴越国的军队登记造册进献,又呈上表请求罢免吴越国王的封号及解除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并收回诏书不名的诏命,情愿解甲归田(就是要求吴越),太宗不准许。
钱俶不知该这么办,其从臣崔仁冀明白太宗的意图,劝钱俶说:“朝廷之意甚明,大王如不速纳土,恐祸将至矣!”钱俶说:”其他条件均可答应,唯纳土一事不可行。”其余诸臣欲争说不可纳土,仁冀又厉声说:“今已在他人手掌中,且去国千里,除非你有翅膀才能飞去!”钱俶无计可施,只好决定上表献其所辖十三州、一军之地。
四月二十九日,太宗授陈洪进为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赐府第留居京师;任命陈洪进大儿子文显为通州团练使,仍知泉州;二儿子文顗为滁州刺史,仍知漳州⑶。太宗这一招太厉害了,让陈洪进的儿子还是在漳州、泉州任职;打消吴越钱俶和下属献土的最后顾虑。
宋代朝礼与唐、五代相似,百官依品秩按规定入朝。元丰中规定,侍从官以上日朝垂拱殿,称为常参官。这是以宰相为首,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在内的国家重臣。其他文武百官每5 日一起居,朝紫宸殿,称为“六参官”。在京朝官以上,每月朔、望一朝,称为“朔参官”、“望参官”。朝参时,百官随仪仗入殿庭,班立既定,内侍手持牙牌,上刻有“班齐”二字,由小黄门引入。皇帝先在后幄内坐等,黄门高声呼问:人齐未?当头者答道:人齐!皇帝即出幄,卫士鸣鞭,皇帝入座。有诗记其事云:“玉勒争门随杖入,牙牌当殿报班齐 ⑷。宋代以元旦、五月朔及冬至行大朝会之礼。正旦朝贺,百官凡十九拜三舞蹈。
五月初一,太宗登乾元殿接受朝贺后,接着宣布大赦漳州、泉州辖区内罪犯,给予免除徭役赋税一年。
钱俶上表道:臣俶庆遇承平之运,远修肆觐之仪,宸眷弥隆,宠章皆极。斗筲之量实觉满盈,丹赤之诚辄兹披露。臣伏念祖宗以来,亲提义旅,尊戴中京,略有两浙之土地,讨平一方之僭逆。此际盖隔朝天之路,莫谐请吏之心。然而禀号令于阙庭,保封疆于边徼,家世承袭,已及百年。今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诸夏,凡在率滨之内,悉归舆地之图。独臣一帮僻介江表,职贡虽陈于外府,版籍未归于有司,尚令山越之民,犹隔陶唐之化。太阳委照,不及蔀家,春雷发声,兀为聋俗,则臣实使之然也,罪莫大焉!不胜大愿,愿以所管十三州献于阙下执事。其间地里名数别具条析以闻。伏望陛下念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倾向,特降明诏,允兹至诚。谨再拜上言。
诏答曰:“卿世济忠纯,志遵宪度,承百年之堂构,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纂临,聿修觐礼,睹文物之全盛,喜书轨之混同,愿亲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楼橹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尽献于天府,举宗效顺,前代所无,书之简编,永彰忠烈。所请宜依”⑸。宋朝共得86个县、民户550608个,士兵115036人。
钱俶上朝归来,将吏僚属才知道此事,全都痛哭,说:“我王不能回归了。”
宋太宗这次用了与陈洪进完全不同的处置方案,钱俶已无可奈何。
五月初二,宋太宗诏命考功郎中范旻临时主持两浙各州事务。
五月初三,宋太宗升扬州为“淮海国”,将钱俶改封为淮海国王,食邑1万户、食实封3000户。任命钱惟浚为淮南节度使、钱惟治为镇国节度使、钱惟演为团练使、孙承祐为泰宁节度使、崔仁冀为淮南节度副使。
五月初四,宋太宗诏命大赦两浙各州罪犯,免除一年徭役租税。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挂灯,宋太宗诏命官吏在淮海王钱俶府第前设置灯山,陈列乐队来表示特殊恩宠。
八月初四,宋太宗诏命两浙发送淮海王钱俶五服亲属和所辖官吏全部入归京城,总共用船1400艘,所过之处用军队护送。惟治把兵民图籍和财库粮仓的钥匙交给杭州知州范旻,与其弟惟渲、惟灏归朝。次近郊,宋太宗遣内侍护诸司供帐迎劳至京师,二十日召对长春殿,赐衣服、金带、鞍勒马、器币⑹。
当时钱氏3000个左右的五服亲属和所辖官吏,宾幕宰相以下拜官者2500人。到北宋灭亡后大部南迁,只少数留在河南。宋代钱氏共有进士320人⑺。
宋慈几品官
《苏武传》翻译对照原文如下: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_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_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翻译: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_中厩监。当时汉朝廷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人。匈奴使者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作为抵押。
天汉元年,且_侯初立为单于,害怕受到汉朝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机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
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后,备办了一些财物赠给单于。单于更加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2、虞常谋反,殃及汉使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翻译: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还有卫律带领的那些投降匈奴的人,暗中一起策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正好苏武等人出使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痛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埋伏弩弓射死他。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天子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3、张胜语状,欲自杀报国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翻译: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准备起事,他们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这样了,这事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要自杀。
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要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如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酷的刑法呢?应当都使他们投降。”
4、卫律审武,引刀自刺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_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翻译: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苏武,派人骑马跑去召唤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放进无焰的火,使苏武背朝上卧在坑上。
踩他的背来使其出血。苏武气本来已经断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人哭了,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问候苏武,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5、卫律逼降,宁死不屈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翻译: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募投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说什么连坐?”卫律又举剑做样子要杀苏武,苏武一动不动。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拥有数万手下、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会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谁又知道你呢!”苏武不理睬。
6、幽禁大窖,饮雪吞毡,牧羊北海,持节不渝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_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於_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去,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只能)掘野鼠,收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节旄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_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会结网纺制丝绳,矫正,於_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
三年多过后,於_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於_王死后,他的部下迁移离开。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7、李陵劝降,忠心表白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_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翻译:当初,苏武与李陵都做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备办酒宴安排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对待你。
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信义何处显现呢?以前你的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_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
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黄门驸马抢着上船,把黄门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来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
你的夫人年纪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十多年了,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关押在保宫。
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为朝庭献出生命。现在得到牺牲生命自己奉献的机会,即使遭受斧钺和汤镬的极刑,的确甘心乐意。
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8、李陵以失败告终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_,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翻译: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在你的面前死!”
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离开。
9、汉匈和亲,请还汉使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翻译: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与汉朝和亲。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自己详细地述说了几年来的情况。
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
10、历尽艰难,白发归汉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翻译: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京师。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苏武传》介绍
文章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到胜利返汉的动人事迹,歌颂了他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挚信、挚爱、挚诚、挚亲、挚友、挚依、挚敬、挚恋都是什么意思
宋慈是二品官。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任宝谟阁直学士,奉命巡回四路,掌管刑狱。听讼清明,决事果断。翌年,升任焕章阁直学士、广州知州与广东经略安抚大使。
扩展资料
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始设西川﹑峡路安抚使,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
仅陕西﹑河东﹑河北及两广等路常置安抚使司,掌管一路民政,以知州兼任安抚使,但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官品低者只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或“管勾安抚司事”。
南宋初期,各路均设安抚使司,唯广东﹑广西两路仍于“安抚”前加“经略”二字。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如系二品以上,则称“安抚大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 “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
百度百科-安抚使
《丝绸之路》
挚就不用说了,信: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
爱:爱(英语:Love),通常多见于人或动物。可说是一种衍生自亲人之间的强烈关爱、忠诚及善意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如母爱。亦可为衍生自之间在与情感上的吸引力,例如情人之间的情爱与温柔。此外,亦可能为衍生自尊敬与钦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间彼此重视与欣赏。“爱”字在中文里有着许多解释,由某种事物给予人满足(如“我爱吃这些食物”)至为了爱某些东西而愿意牺牲(如爱国心、对偶结合)。其可以用来形容爱慕的强烈情感、情绪或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里,其通常指人际间的爱。可能因为其为情感之首位,所以爱是美术中普遍的主题。爱有时会被形容为强迫症。
诚:诚是一个形声字;从言,从成,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亚圣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又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界,就是最大的快乐。荀子虽“不求知天”,但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
亲: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婚姻:~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友:(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2同本义 [friend]友,同志为友。——《说文》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联朋友。——《周礼·大司徒》与朋友交。——《论语》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4.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professional officer]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6.借指兄弟 [brother]。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7.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companion]。如:酒友;赌友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member of guild,class,school,profession]。如:教友;校友;工友等〈动〉1. 互相合作 [cooperate]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2. 结交,与…为友 [be friend]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3.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4.给予帮助或支持 [help]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依:依,拼音yī,yǐ ,有三个词性。作动词时,yī,现常用解释为“依倚"“倚靠”,,如:依山之榭(靠山建造的房屋);依栖(依傍栖息);依山傍水;依着电线杆。作形容词时,yī,表示茂盛的样子:“依彼平林,有集维嫶。”作名词时,yǐ,通“扆”。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敬:(会意。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心)2.同本义 [respectfully]敬,肃也。——《说文》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诺。——《战国策·赵策》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敬闻命关。——唐· 李朝威《柳毅传》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4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treat carefully]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慎始而敬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6.尊重,尊敬 [respect]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敬贤礼士。——《资治通鉴》北虽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8.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serve]。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名〉1. 敬意或谢意 [present]。如:喜敬;贺敬2.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gift]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3.又如:节敬;茶敬
恋:1.想念不忘,爱慕不舍,不忍舍弃,不想分开:眷~。思~。留~。依~。爱~。热~。初~。~人。~旧。~战。
但望遂此愿,君当回眸见。但能驾清风,绕梁伴君行。思念锁春闱,心意藏屉底。而今空余情,袅袅有余香。心无旁外人,为君存此意。若枝无花期,长叹无绝期。
说文解字朋友的解释
[编辑本段]陆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二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和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4)西域都护的设立:? 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编辑本段]海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当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迁,而中原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以后,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就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这条道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今天人们也叫它作“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第十六章
文言版《说文解字》: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白话版《说文解字》:朋,古文写作“凤”,像凤的形象。凤高翔时多以万计的鸟群追随,因此用凤翔之形作为“朋党”的“朋”字。
字源解说
本 字 “朋”
朋,甲骨文像两串玉串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古代货币单位,以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造字本义: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以同音的象形字“鹏”代替两串玉的“朋”,以并列的羽毛强调并列含义。
隶书在篆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形,将篆文简化成两个“月”。古籍中多以“朋”代“倗”。
合并字“倗”
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串玉系在一起。倗,甲骨文(朋,两串玉系在一起)(人),比喻品行良好的人相结交。
造字本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用“鹏”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朋”。
隶化后楷书用“朋”代替篆文字形中的“鹏”。
“朋”是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褒义;而“友”可以是临时结交的相互支持者,中性。
名词
(1) (象形。本义: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2) 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同学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4) 朋友
朋,比也,朋,类也。——《广雅》
或益之十朋之龟。——《易·损》。注:“党也。”
每有良朋。——《诗·小雅·常棣》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5) 又如:朋故(朋友故旧);朋曹(朋友辈);朋好(朋友,好友);朋伴(朋友,同伴);朋知(朋友;知交);朋侣(朋友;同伴)
(6) 同类 。如:朋从(同类相从);朋类(同类事物)
(7) 朋党 。如:朋比(结成私党);朋甲(犹朋党);朋附(结党营私);朋徒(朋党;党徒);朋家(犹朋党);朋头(朋党的首领)
(8) 队;班
一朋头用杖击弄球子,如缀球子方坠队,两朋争占,供与朋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动词
(1) 勾结
世并举而好朋兮。——《楚辞·离骚》
向闻杨虞卿兄弟朋比贵势,妨平进之路。——《唐书·选举志》
(2) 又如:朋谋(结党图谋不轨);朋比(阿附;勾结);朋邪(朋比为奸);朋奸(朋比为奸);朋附(勾结、阿附);朋挺(犹勾结);朋扇(相互勾结煽动);朋援(勾结引援)
(3) 群聚。如:朋酒(谓亲友聚饮);朋宴(聚朋宴饮);朋*(群聚*乱);朋饮(聚饮);朋戏(群聚嬉戏)
(4) 合伙 。如:朋充(谓合伙蒙混冒充);朋伙(犹合伙)
(5) 通“崩”。倒塌
其状义而不朋。——《庄子·大宗师》
副词
共同,一致。如:朋分(共同分之);朋合(一起充任);朋充(相互充当)
友
文言版《说文解字》: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古文友。,亦古文友。
白话版《说文解字》:友,志趣相投叫作“友”。字形用两个“又”会义,像两人交手相握,彼此友好。,这是古文写法的“友”。,这也是古文写法的“友”。
古代朝廷上朝官员数量
起重光单阏九月,尽昭阳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二年(辽统和九年)
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沔,给事中、参知政事陈恕,并罢守本官。 初,给事中樊知古,累任转运,甚得时誉;及为户部,频以职事不治,诏书切责, 名益减。雅与恕亲善,帝每言及计司事有乘违者,恕具以告之,欲令知古尽力。知 古后因奏对,遂自解。帝问知古:“何从得此?”知古曰:“陈恕告臣。”帝怒恕 泄禁中语,且疾知古轻脱,并知古皆罢之。沔以弟淮故,数为枢密副使寇准所诋, 帝亦寤沔任数好诈,非廓庙器,遂与恕同日俱罢。沔奉诏,见帝,涕泣不愿离左右, 未几,须鬓尽白。
帝尝谓近臣曰:“累有人言储贰事,朕以诸子冲幼,未有成人之性,所命僚属, 悉择良善之士,至于台隶辈,朕亦自拣选,不令奸险巧佞在其左右。读书听讲,咸 有课程,待其长成,自有裁制。何言事者未谅此心邪?”至是左正言宋沆等五人伏 閤上疏,请立许王元僖为太子,词意狂率,帝怒甚,将加窜殛,而沆又宰相吕蒙正 妻族,蒙正所擢用,己亥,制词并责蒙正,罢为吏部尚书。
初,温仲舒与蒙正同年登弟,情契笃密。仲舒前知汾州,坐私监军家婢,除籍 为民,穷?妻京师者累年,蒙正在中书,极力援引,遂复籍。及骤被任遇,反攻蒙 正,蒙正以之罢相,时论丑之。
以左仆射李昉为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张齐贤为吏部侍郎,并平章事。
以翰林学士贾黄中、李沆并为给事中、参知政事。沆初判吏部铨,因侍曲宴, 帝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不数月,遂与黄中俱蒙大用。帝尝召 见黄中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赐之,颁赐甚厚。
庚子,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王化基为御史中丞。化基尝慕范滂揽辔澄清 之志,献《澄清略》,言五事:其一复尚书省,曰:“三司吏额乃近代权制,皆州 郡官司吏局之名也。臣今请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试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废判官、 推官,设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及左右公事,使一人掌一司。废孔目、句押前后行为都 事、主事、令史。废句院、开拆、磨勘、凭由、理欠等司归比部及左、右司。”其 二谨公举,曰:“朝廷频年下诏,以类求人,但闻例得举官,未见择其举主。望自 今别立名籍,先择朝官有声望者,各令保举所知,贤则举主同赏,否则举主同坐。” 其三惩贪吏,曰:“蠹盛则木空,吏贪弊。望令诸路转运使、副兼访之名, 令觉察部内州、府、军、监长吏。”其四省冗官,曰:“臣昨任扬州职官时,见添 置监临事务朝官及使臣等,有?俞本州数倍,恐天下诸州类此。或皆是廉白,止伤 公府之费;苟其为贪婪,则取于民间者又加倍焉,得不蠹国耗民乎?望令逐部转运 使、副与知州同议裁减,及诸县令、簿、尉等亦乞令相度废省。”其五择远官,曰: “负罪之人,多非良善,授以远地亲民之官,用情自任,恃远纵残,小民罹殃,卒 莫上诉。望自今,凡负罪之人,不许任四川、广南为长吏。”书奏,帝嘉纳其言, 即有意于大用。
辛丑,责宋沆为宜州团练副使。
癸卯,王显罢。甲辰,以枢密副使张逊知枢密院事,温仲舒、寇准同知院事。 知院之名自此始。
初,宋沆与左正言尹黄裳、冯拯、右正言王世则、洪湛共伏閤请立皇太子,沆 既出黜,乙巳,命黄裳知邕州,拯知端州,世则知象州,湛知容州。拯,河阳人也。
己酉,辽主驻庙城。南京地震。
帝闻殿中丞郭延泽、右赞善大夫董元亨皆好学,博通典籍,诏宰相召问经史大 义,条对称旨。冬,十月,丁卯,并命为史馆检讨。
辛巳,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续《翰林志》二卷以献,帝嘉之,赐诗二章,御笔 批云:“诗意美卿居清华之地也。”易简愿以所赐诗刻石,帝复以真、草、行三体 书共其诗,刻以遍赐近臣。又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大字,令中书召易简付之,榜 于厅额。帝曰:“此永为翰林中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 帝尝夜幸玉堂,易简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窗格引烛入照之,窗格上有 火燃处,后不更易,以为玉堂盛事。
左谏议大夫韩丕,冲澹自处,不奔竞于名宦,帝嘉重之。己丑,命丕守本官、 知制诰,为翰林学士。
是月,赵保忠降于契丹,契丹封为西平王,复姓名曰李继捧。
十一月,丙申朔,诏:“自今内殿起居日,复令常参官两人次对,閤门受其章。”
庚戌,左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杨徽之次对,上言:“方今文士虽多,通经者甚少, 愿精选《五经》博士,增其员,各专业以教胄子。此风化之本。”帝顾谓宰相曰: “徽之操履无玷,真儒雅士。出理州郡,非其所长,置之馆殿,正得其宜矣。”
刑部郎中、知制诰范杲数致书宰相,求入翰林为学士,又尝出制诰一编示李昉 曰:“先公谓杲才任学士,故以此付杲,不敢失坠。”昉每开释之。于是献《玉堂 记》,请备其职。帝恶其躁竞,终不使居内署,改右谏议大夫,出知濠州,以考功 员外郎、知制诰毕士安为翰林学士。初,执政欲用右谏议大夫张洎,因对,言洎文 学久次,不在士安下,帝曰:“极知洎文学资任不减士安,第德行不及耳。”执政 乃退。
帝以入閤旧图承五代草创,礼容不备,于是命史馆修撰杨徽之等讨论故事,别 为新图。十二月,丙寅朔,遂行其礼于文德殿。右谏议大夫张洎,既与徽之等同撰 定新仪,又独上疏曰:“窃以今之乾元殿,即唐之含元殿也,在周为外朝,在唐为 大朝,冬至、元日,立全仗,朝万国,在此殿也。今之文德殿,即唐之宣政殿也, 在周为中朝,在汉为前朝,在唐为正衙,凡朔望起居及册拜妃、后、皇子、王、公、 大臣,对四夷君长,试制策举人,在此殿也。今之崇德殿,即唐之紫宸殿也,在周 为内朝,在汉为宣室,在唐为上閤,即只日常朝之殿也。昔东晋之太极殿有东西閤, 唐置紫宸上閤,法此制也。且人君恭己南面,向明而治,紫微黄屋,至尊至重,故 巡幸则有大驾法从之盛,御殿则有钩陈羽卫之严,故虽只日常朝,亦须立仗。前代 谓之入閤仪者,盖只日御紫宸上閤之时,先于宣政殿前立黄麾金吾仗,俟勘契毕, 唤仗,即自东、西閤门入,故谓之入閤。今朝廷且以文德正衙权宜为上閤,甚非宪 度。况国家丕承正统,凡百宪章,悉从损益,惟视朝之礼,尚属因循。窃见长春观 正与文德殿南北相对,伏请改创此殿以为上閤,作只是立仗视朝之所;其崇德殿、 崇政殿,即唐之延英殿是也,为双日常时听断之所;庶乎临御之式,允协前经。今 舆论及以入閤仪注为朝廷非常之礼,甚无谓也。臣又按旧史,中书、门下、御史台 谓之三司署,为侍从供奉之官。今起居日,侍从官先入殿庭,东西立定,俟正班人, 一时起居,其侍从宫东西列拜,甚失北面朝谒之仪。请准旧仪,侍从官先入起居毕, 分行侍立于丹墀之下,谓之娥眉班。然后宰相率正班入起居,雅合于礼。臣又闻古 之王者,躬勤庶务,其临朝之疏数,视政事之繁简。唐初五日一朝,景云初始修贞 观故事。自天宝兵兴以后,四方多故,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其只日 或遇大寒盛暑,阴霪泥泞,亦放百官起居。双日宰相当奏事,即是特开延英召对。 或蛮夷入贡,勋臣归朝,亦特开紫宸引见。陛下自临大宝,十有五年,未尝一日不 鸡鸣而起,听天下之政,临朝太数,视政过繁。望依唐时旧规,只日视朝,双日不 坐。其只日遇大寒盛暑,阴霪泥泞,亦放百官起居。其双日于崇德、崇政两殿召对 宰臣及常参官以下,及非时蛮夷人贡、勋臣归朝,亦特开上閤引见,并请准前代故 事处分。”奏入,不报。
癸未,保康军节度使刘继元卒,追封彭城郡王。
辛卯,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会韩丕、毕士安、李至等观御飞白书“玉堂之署” 四字并三体诗书石。帝闻之,赐上尊酒,大官设盛馔,至等各赋诗以纪其事。宰相 李昉、张齐贤、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亦赋诗颂美,易简悉以奏御。
先是,左司谏、直史馆谢泌,奉诏发解国子学举人,黜落既多,群聚喧诟,怀 甓以伺其出。泌知之,潜由它径入史馆,数宿不敢归,请对自陈,帝问:“何官驺 道严肃,都人畏避?”有以台杂对者。癸亥,命泌为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国子学发解举人,别敕差官主之,盖自泌始也。
是月,辽始闻李继迁内附,使其招讨使韩德威往谕之。
女真首领野里雉等上言,契丹怒其朝贡中国,去海岸四百里下三栅,栅置兵三 千,绝其贡路。于是泛海入朝,求发兵与三十首领共平三栅。若得师期,即先赴本 国,愿聚兵以俟。帝但降诏抚谕,不为出师。其后遂归于辽。
是岁,辽放进士石用中一人。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三年(辽统和十年)
春,正月,丙申朔,朝元殿受朝,群臣上寿,用雅乐,宫县、登歌。
丁酉,辽禁丧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
诸道贡举人万七千三百,皆集阙下。辛丑,命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同知贡举, 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后遂为常制。
乙巳,命常参官各举京官一人充升朝官。丙午,令宰相以下至御史中丞,各举 朝官一人为转运使。又诏:“所举京官,除三司、三馆职事官,已升擢者不在荐论; 其有怀才外任,未为朝廷所知者,方得奏举。”
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杭州掌庾吏叶彦安等百二十三人,欠钱俶俶日官仓米八十四万馀石,盐五万馀 石;甲申,诏并除之。
盐铁使魏羽等,言诸州茶盐主吏,多负官课,请行决罚。帝曰:“当按问其实。 若水旱灾沴,致官课亏失者,非可加刑也。帝王者,为天下主财耳。卿等司计,当 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辽招讨使韩德威,奏李继迁称故不出,至灵州俘掠以还。
壬午,辽免云州租。
三月,乙未朔,以赵普为太师,封魏国公。
戊戌,覆试合格进士,帝纳将作监丞莆田陈靖疏,始令糊名考校,得汝阳孙何 以下凡三百二人,并赐及第,五十一人同出身。就宴,赐御制诗三首,箴一首,及 新刻《礼记·儒行篇》。先是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颢、陈尧叟,皆以所试先 成擢上第,由是士争尚敏速,或一刻数诗,或一日十赋。是科,内出《騠言日出赋》 题,试者骇异,不能措词,相率扣殿槛上请。而会稽钱易,年十七,日未中,所试 三题皆就,言者指其轻俊,黜之。
戊午,以高丽宾贡进士四十人并为秘书郎,遣还。
诏有司详定称法,别为新式,颁行之。先是守藏吏受天下岁输金币,而太府寺 权衡旧式,轻重失律,吏因为奸,上计者坐逋负破产甚众。又,守藏吏更代,校计 争讼,动涉数岁。及是监内藏库宦者刘承珪等,推究本末,改造法制,中外咸以为 便。
盐铁判官、左司谏安阳韩国华等言:“备位谏官,兼职计司,独不得从宴游, 愿兼领馆职。”乙巳,命国华等直昭文馆。三司属官兼直馆自国华等始。
辛酉,令有司以二月开冰,献羔祭韭。先是近代相承用四月,盖误《豳诗》四 之日为今四月也,秘书监李至请改之。
夏,四月,丁丑,诏:“江南,两浙、荆湖吏民之配岭南者,还本郡禁锢。”
癸未,帝作《刑政》、《稼?啬》诗赐近臣。
庚寅,辽主命群臣较射。
五月,癸巳,辽以朔州流民失所,给夏三年。
己酉,帝以时雨久愆,遣常参官十七人分诣诸路按决刑狱。是夕,雨。庚戌, 宰臣相率称贺。帝曰:“朕所忧者,在狱吏舞文巧诋,计臣聚敛掊克,牧守不能宣 布诏条,卿士莫肯修举职业耳。”李昉、张齐贤等上表待罪,帝曰:“朕中心苟有 所怀即言之,既言即无事矣。然中书庶务,卿等尤宜尽心。”
甲寅,始命增修秘阁。
六月,甲申,有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帝谓宰相曰:“此虫必害田 稼,朕忧心如捣。亟遣人驰诣所集处视之!”对曰:“此虫因旱乃生,频雨则不能 飞。圣心忧念黎庶,固当感通天地。”是夕,大雨,蝗尽殪。
京畿大穰。辛卯,分遣使臣于京城四门置场,增价以籴,令有司虚近仓贮之, 命曰常平,俟岁饥即减价粜与贫民,遂为永制。
秋,七月,壬辰朔,置三司都句院,命右谏议大夫张佖判之。
乙巳,太师赵普卒。己酉,帝闻讣悲悼,谓近臣曰:“普事先帝与朕,最为故 旧。向与朕尝不足,众人所知;朕君临以来,每待以殊礼,普亦倾竭自效,真社稷 之臣也。”因出涕,左右皆感动。废朝五日,遣使护丧事。葬日,设卤簿鼓吹如式, 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忠献。帝撰神道碑,亲八分书以赐焉。初,普从太祖于 侧微,既贵后,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 皆物色之矣。”自是不敢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 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论语》读之竟日。及临政,处决如流。 普事两朝,出入三十馀年,刚毅果断,能以天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未有其比。 然性深沉有岸谷,而多忌克,廷美、德昭之死,与有力焉,君子惜之。
八月,壬戌朔,秘阁成。秘书监李至上言:“愿比玉堂之署,赐以新额。”戊 辰,御飞白书“秘阁”二字赐之。仍诏宰相、枢密使与近臣就观,置宴阁下,直馆 各官皆预,又赐诗以美其事。
壬申,诏征终南山隐士种放;辞以疾,不至。放七岁能属文,与其母偕隐谷中, 以讲习为业,学者多从之,得束脩以养母。母亦乐道,薄滋味,善辟谷。性嗜酒, 尝种秫自酿,因号云溪醉侯。会陕西转运使宋维干言放才行,诏使征之,其母恚曰: “尝劝汝毋聚徒讲学,今果为人知,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放乃称 疾不起。其母尽取笔研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帝嘉其高节,诏京兆府岁 时存问,以钱三万赐之。
戊子,诏:“杭州民欠钱俶日息钱六万八千馀贯,并释之。”
九月,壬辰,诏以冬至有事于南邻。
盐铁副使谢泌尝升殿奏事,帝谓之曰:“大凡居职不可不勤。朕每见殿庭兵卒 能剩扫一席地,剩汲一瓶水,必记其姓名也。”
丙辰,群臣奉表加上尊号曰法天崇道明圣仁孝文武,帝曰:“但时和年丰,百 姓阜康,朕之号亦何尚焉!”凡五上表,终不许。
己未,幸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宴饮。既罢,又召马步军都虞候傅潜、殿 前都指挥使戴兴等宴饮,纵观群书,帝意欲使武将知文儒之盛也。
冬,十月,辛酉朔,折御卿进白花鹰,放之,诏勿复献。
癸亥,秘书监李至,言愿以帝草书《千字文》勒石。帝谓近臣曰“《千字文》 盖梁得钟繇破碑千馀字,周兴嗣次韵而成,理亡可取。《孝经》乃百行之本,朕当 自为书之,令勒于碑阴。”因赐至诏谕旨。
帝虑中外官吏清浊混淆,莫能甄别,壬午,命王沔、谢泌、王仲华同知京朝官 考课,张弘、高象先、范正辞同知幕职、州县官考课,号曰磨勘院。又命魏廷式与 赵镕、李著同较三班院殿直以上功过。
十一月,己亥,开封尹许王元僖,早朝方坐殿庐中,觉有疾,径归府,车驾遽 临视,疾已亟,帝呼之,犹能应,少选薨,年二十七。帝哭之恸,追赠太子,谥曰 恭孝。
诏以将有事于南郊,前十日而许王薨,按礼,于天地、社稷之祀并不废,缘请 谒太庙,恐非便,集公卿议之。吏部尚书宋琪等上奏,请以来年正月上辛合祭天地, 从之。
初,王沔罢政归私第,会中书小吏旧罪发,事连中书,因有奏毁沔者。帝语之 曰:“吕蒙正有大臣体,王沔甚明敏。”毁者惭而退。及沔同知京朝官考课,所奏 条目细碎,物论甚哗,而沔自谓直清无私,固结人主,求再入。庚子,沔视事省中, 暴得风眩疾,舁归第,卒,优诏赠工部尚书。
恭孝太子元僖,性仁孝,姿貌雄毅,沉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帝尤所 锺爱,及薨,追念不已,或悲泣达旦,作《思亡子诗》以示近臣。未几,有言元僖 为嬖妻张氏所惑,专恣捶仆妾,有至死者,而元僖不知;为张氏于都城西佛寺招魂 葬其父母,僭差?俞制。又言元僖因误食它物得病,及其宫中私事。帝怒,命缢杀 张氏,捕元僖左右亲吏系狱,命王继恩验问,悉决杖停免。掘烧张氏父母冢墓,亲 属皆窜远恶。丙辰,诏罢册礼,但以一品卤簿葬焉。
礼仪使苏易简上言曰:“伏以圣朝亲祀圜丘,以宣祖侑神作主,此则符圣人大 孝之道,成严父配天之仪。恭惟太祖皇帝,光启丕图,躬临大宝,以圣授圣,传于 无穷。谨按唐永徽中,以高祖、太宗同配上帝,望将来亲祀效丘,奉宣祖、太祖同 配。其常祀孟春祈谷,孟冬神州,季秋大享,以宣祖崇配;冬至圜丘,夏至皇地祇, 孟夏雩祀,以太祖崇配。”诏从之。
十二月,辽遣东京留守萧恒德伐高丽,高丽王王治初不设备,既乃以侍中军使、 内史侍郎徐熙为中军使,门下侍郎崔亮为下军使,军于北界。旋闻辽师攻蓬山郡, 获先锋军使尹庶颜等,高丽兵不得进。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四年(辽统和十一年)
春,正月,庚寅朔,亲飨太庙。
辛卯,合祭天地于圜丘,以宣祖、太祖升配。大赦天下。
度支副使谢泌条上郊祀赏给军士之数,帝曰:“朕爱惜金帛,正备赏赐耳。” 泌因曰:“唐德宗牛泚之乱,后唐庄宗马射之祸,皆赏军不丰所致。今陛下躬御菲 薄,赏赐优厚,真历代王者之所难也!”
辽萧恒德移檄高丽,责令降款。国王王治数遣使不得要领,除熙请往,奉书如 辽营,使译者问相见礼。恒德曰:“我大朝贵人,宜拜于庭。”熙持不可,恒德乃 许升堂行礼。恒德曰:“新罗及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国侵蚀之,又与我连 壤而越海事宋,是以来讨。今能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以无事。”熙曰:“我国即 高句丽之旧,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
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分别掌管什么方面?
现在很难弄清,到底哪些人必须朝参。
“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这便是对“大朝会”的解释。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称之曰“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类似今天对各级官员的“绩效考核”或曰“目标管理”。在周代,天子询问诸侯国内的治理情况,诸侯需作详尽汇报,故诸侯朝见天子亦称“述职”,相当于今天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这“述职”一词西周时便有。《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可见“大朝会”既是一种礼制,也是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凄厉,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有特别的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而地位却不断下降。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鼓声"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其制盖始于马周。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周上书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时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见置于街坊的鼓,当日暮、凌晨时敲响,主要用于警戒以防盗贼,也兼有报时的作用,以启坊门。原与百官上朝无关,但百官可以据鼓声判断时辰,所以唐诗中 写到早朝的诗,多写钟声,也有钟鼓一齐写到的。
"官街鼓"凌晨 "五更二点"敲起,相当于今日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唐时帝王每日都要临朝视事。 《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预朝官员称“朝参官”、“京朝官”,皆佩牙牌。为便于上朝,他们多在城南择屋而居,“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每晨星月未散,即须赶到皇城,由东、西长安门步行入内。
为方便官员候朝“待漏”,皇城内建有多处朝房,各官在此按品级坐立。作为对近臣的优礼,“近侍衙门,端门内各有直房”。右阙门南,是锦衣卫直房;下三间为翰林直房,候朝时,大学士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另外端门内左侧有直房五间,又名“板房”,是詹事府、左右春坊及司经局官候朝之所。
午门乃紫禁城正门,辟有三阙,中为御道,不常启,左右二阙供当直将军及宿卫执杖旗校人等出入;又左右两掖各开一门,称为左、右掖门,为百官入朝之门。午门上楼名“五凤”,设朝钟朝鼓,由钟鼓司宦官掌管。
《新唐书·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
《宋史·礼志十九》:“ 元丰 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著为令。”
唐文官五品以上及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参见皇帝,称常参官。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起居郎以上,中书省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侍郎以上,御史台中丞以上,每日参见皇帝,为“常参官”,亦称“朝官”。
《唐六典·卷二》:“凡京师有常参官,谓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已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
唐 张籍 《酬秘书王丞见寄》诗:“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原注:“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
《宋史·礼志十九》:“至元丰中官制行,始诏侍从官而上,日朝垂拱,谓之常参官。”
洪武二十四年,以礼部言“朝廷之礼,贵于严肃,而近者文武官入朝,往往争趋竞进,品级紊乱,高下失伦,甚非所以明礼法、振朝纲也”,乃规定入门次第: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不如仪者,从监察御史及仪礼司(鸿胪寺前身)纠劾。景泰二年,令“自今旗校人等待朝官进,照依资次续进,敢有搀越挤拥者,许纠仪官擒奏发落。”但入朝时还是经常发生侍卫与朝参官“争门而进”的情况,天顺元年奏定:门上“鼓三严”,即第三通鼓响,先开二门,放官军旗校先入摆列,百官赴掖门前排队,候钟鸣开门入内。
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称为“起居”。
乐起,皇帝御门,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天顺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皇帝安座后,再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齐进御道,再排班。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头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行礼毕,鸿胪寺官对御座宣念谢恩、见辞员数,这些人已于前日在寺具本报名,此时在庭下或午门外遥行五拜三叩头礼。若边方奏有捷音,“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然后,进入早朝最重要的环节——奏事。
鸿胪寺官唱奏事,各衙门以次进奏。俗例,各官奏事之先,“皆预咳一声,文武班中,不约而同,声震如雷,俗私谓之‘打扫’。”然后“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毕即复位”。奏事不用口语,而是大声朗读本章,如史云“吕震聪明绝人,每朝兼奏三部尚书事,诵牍如流。”
通政司、鸿胪寺官除了引奏,有时还代读奏疏,为达到“美观瞻”的目的,在该衙门任职者当“美姿容”、“大音声”,以故北人独多。
奏对之际,班列中有礼节失当者,御史、序班即予举劾。嘉靖元年题准,纠仪先御史,御史不纠,方许鸿胪寺序班纠。若无失仪,御史、序班一躬而退,鸿胪寺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明初,一切政事皆理于公朝,为“不废务”,即便恶劣天气,也很少免朝。洪武三年,“敕百官自今入朝遇雨雪,皆许服雨衣”。就连“各庙忌辰”,也照常朝参,只是改服浅淡色衣服,不鸣钟鼓。如遇大丧,皇帝则“视事于西角门”。
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早朝例免奏事;若须遣官行礼,事毕官员仍得赶回来朝参。如春秋二丁日释奠先师,因为孔庙去朝远,祭又当在夜分,礼毕趋朝,稍缓即误。各衙门陪祀官为赶着上朝,往往不待子时便匆忙行礼,以至“不能致诚尽敬”。弘治时,奏准是日免朝,著为令。但后来官员遣祭,次晨上朝如故。此见早朝礼体之重!
后妃、亲郡王薨逝,例行“辍朝仪”,从一日到三日不等。起先,文武一品丧,辍朝一日,其后从省,惟于“岁终类辍朝”一日。
对于年老大臣,作为一种优礼,特免其常朝侍班,惟朝朔、望;而对有罪者,则“绝朝请”以示惩处,如欲恢复朝参,须经奏请。
早朝还留下一些旧例,如令节赐食,圣诞、千秋节吃寿面,立春吃春饼,元宵圆子,四月初八“不落夹”,端午粽子,重阳糕,腊八面等,俱光禄寺先期上闻,至日早朝后覆奏,朝罢赐宴。但并非所有官员都得与宴,官卑禄薄者往往免宴,改折“节钞”。 又如每年三月谕百官穿罗,五月颁扇,十一月传戴“暖耳”,都是行之久远的早朝“故事”。
见君之时,禁例极严,百官须各照品级,第加敬逊,不许搀先越次,且有“私揖之禁”。遇有圣谕教诫,须专心拱听,不许放肆,驰心外想。午门之内,不许吐唾。近侍御前有病咳嗽者,即许退班。奏对时务必从实,不许妄对。小大官员如上丹墀,身常朝北,不得向南或左右环转,勿得径行中道并王道,如有旨令行,许侧边随行。为了警谕百官,从皇城门、承天门到午门,一路都有训诫红牌。皇城门前牌书:“大小官员面欺者斩。” 午门牌书:“官员人等说谎者斩”。
以上是明代早朝的大致情况。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早朝迭有停格,但每当新朝更始之际,它总会重新振作,始终摇而不坠、辍而不废。
朱元璋建立之初,许多制度都直接承袭自元朝,如中书省、御史台等,但朝会制度却不徇元制。元代朝会极其简略,“每日则宰执入延春阁及别殿奏事而已”。至末年尚有臣子进言:“今国家有天下百年,典章文物,悉宜粲然光于前代……惟朝仪之典,不讲而行”,建议“参酌古今之宜,或三日二日一常朝”。因此有学者认为元朝没有朝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御前奏闻”,是一种特殊的视朝,但范围极小,时间地点都不固定。元代的御前会议,“得奏事者”只有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二三大臣”以及怯薛近侍“数人而已”。无疑,这样的“朝会”很不利于扩大皇帝的信息来源,而朱元璋对元主失鹿的一个最重要经验总结,就是权臣蒙蔽、威柄下移,他自然将其视政而予以彻底改造。应该说,明代朝会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直接受到元代朝会接见面过窄的反面启示的。
元朝朝会的特点,与其游牧民族“行国”、“行殿”的立国传统密切相关。朱元璋虽反而行之,但他一手创立的朝会,与汉、唐等汉族王朝的朝会相比,仍有极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早朝独重,朝会缺乏合理的功能划分。周天子有几朝,历来说法不一,大体有“三朝”、“四朝”二说,盖因理解不同之故。但根据不同需要——礼仪、政事、发令、商榷——分别在不同殿廷上朝,则为历朝通例。明初,朝会原是有功能分布的:礼仪性的大朝会及朔、望朝在正殿,早朝在正门,晚朝在便殿门。但在发展中,形成早朝独重的局面,这主要是晚朝长期停废造成的。
早朝和晚朝合称常朝,除了必要的礼仪,以处理政事为主。但晚朝初无定制,以致不少人误以为国初“一日三朝”,丘浚就说:“(早朝后,)至午复出朝,晩亦如之,此每日常朝之制也”。 其实晚朝与午朝实为一事,称谓不同而已。朱元璋时,晚朝或于奉天门,或于右顺门;永乐时在右顺门,宣德后在左顺门。早朝与晚朝的政事安排是这样的:“百司皆於早朝奏事,非警急事当奏者不须赴晚朝,听在司理职务,惟通政司达四方奏牍,早晚须朝。”也就是说,晚朝以奏“警急事”为主,不需要百司都来赴朝;早、晚必朝的,只是掌管章奏进呈的通政司官。永乐四年,以“早朝四方所奏事多,君臣之间不得尽所言,午后事简……可从容陈论”,命“自今凡有事当商略者,皆於晚朝来,庶得尽委曲。”晚朝仅奏重事,参加者有限,礼仪也较轻简,君臣可从容展论,因此,它是早朝的重要补充。但晚朝(景泰间定仪注后,乃定称午朝)自英宗即位后长期停废,景泰及弘治初曾试图复兴,但都维持不久。所以君主听政之所,实只有正门早朝,早朝乃等于常朝。这是明代朝会与前朝最大的不同。
其次,明代“大小公私之事并令公朝陈奏”,早朝所理之事异常繁碎。《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八年所定各府部衙门“合奏启事目”,达184款,除了选举、盘粮、建言、决囚、开设衙门等大事,以及灾异、雨泽、囚数等类奏事项,还有许多像“收买牛支农具”、“追赃不足家属”之类的杂事。凡涉及“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关防等事”,许官旗军人“径奏”;民间词讼,也往往“实封闻奏”。有司所守之事,亦须一一面请,就连守卫皇城官军搜检出被盗内府财物,也要引到朝门,由皇帝亲自发落。可谓“烦渎”至极。像明代皇帝这样,亲坐朝门,一切庶政,不分轻重大小,样样过目亲理,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事岂能持久?但太祖定制又不准变,这实际上已埋下了后世朝会走向虚应故事,“名”存而“实”亡的隐机。特别是宣德以后,早朝决政方面的内容不断萎缩,上朝不过趋拜行礼,其性质便与大朝、朔望朝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再次,因为凡事都要请旨,旨不发,则政不行,因此皇帝必须日日上朝。皇帝“日理万机”,与天天坐朝,其实是不同的。以前朝为例,西汉中期以前的情况不详,自汉宣帝始实行五日一朝的常朝制度。制度虽如此,但常朝之外,皇帝也于便殿办理公务,接见大臣。一直到三国时期,“五日视朝之仪”仍被视作旧制。唐代,除了大朝、朔望朝外,还有“常参”,就是每日朝参。常参制度后为宋代所继承。
因此,明代的朝会,主要借鉴了唐宋制度。但每日的朝参又非常不同,如唐制,除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每日入朝),号“常参官”,其他官员由“九参”(一月朝九次)、“六参”(朝六次)降及“四时参”(一年仅四朝),而“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后,则朝朔、望而已。”这显示了前代朝参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官员由其地位不同,朝参日数递减,并非不加区别,一体见君。即便汉代,“朝臣”与“非朝臣”之间也是有清晰界定的,在上奏文书等方面均有体现。但明代,常朝是大多数京官的义务,从宰辅到九品小吏乃至不入流杂职,每日接踵趋朝,骈首门下,了无亲疏轻重之别;就连在京“仓场卫分”小官,也“日逐随朝”。
现在很难弄清,到底哪些人必须朝参。洪武初年给赐朝臣公服、朝服,受赐者达2813人。照理这些人都当朝参。宣德六年一次早朝,文武官不至者五百余人。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官员竟达1118人。这些人都是当注门籍,每日赴朝的,可见上朝官员相当庞杂。
为什么早朝到明代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朝会的性质是由高度集中的专制统治决定的,其设施也为适应其运转需要而服务。欲求明代朝会变化的原因,仍要从朱元璋利用朝会以尊“主权”,强化“主尊臣卑”关系上找原因。
从历史上来说,朝会制度与宰相制度密不可分。朱元璋忌相,一人独揽大权,是造成早朝之变的首要原因。前代,宰相在朝会中扮演重要角色。唐制,“宰相帅常参官”。宋制,正衙常参,“宰相一人押班”。明初,宰相声势赫奕,也见于朝参之时,高启《侯早朝》诗云:“驺吏忽传丞相至,火城如昼晓寒销。”这与后来阁臣入朝“仅二灯前引”形成极大反差。有宰相辅佐,中外之事,先经甄别权衡,小事自决,大者奏请,故早朝事不繁累。汉代,丞相府或司徒府甚至有“百官朝会殿”,虽如《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云:“(朝会殿)丞相所坐屋也。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但以臣下而用“殿”字,无疑是极为僭越的。
相权过大正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因此也就造成中国政治史上一次大变革:废除宰相。但废相后,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臣下蒙蔽,如今他朝堂高坐,事事过目,皆至御前,似乎只有这样,就能做到无“欺弊”了。
洪武时,除了朝参官员,凡奉召来的耆老、人才、学官、儒者等,皆令“随朝观政”,将官子弟年纪稍长也令“随班朝参,以观礼仪”。当时“四方来者云拥而林布”,早朝的场面极为壮观。朱元璋坐在门上,亲“试文辞,询问经史及民间政事得失”,往往一语相得,即予优擢,用人“面选者多”。官员犯法,也常“面责而处之”。
朱元璋还将朝会作为宣化的场所,“每日早朝晚朝,说了无限的劝诫言语。”“于大班中,竭气语谕之再三”,必欲臣民“立志成人”。更将那些“裸形絷手、其状丑恶”的罪囚引于公朝,“使凶顽知警”,起到诫示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朱元璋的早朝,正如明初的其他制度一样,深深镌刻了他的个人印记,是完全按照他独特的个性及行为方式创造的;正因为这个制度具有太过强烈的个性,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替代性,当它作为祖制被继承下来时,虽外存其“形”,内实乏其“神”,蜕变是不可避免的。通观早朝的变化史,很像剥笋一样,累加在早朝上的功能逐渐剥离,最后只剩下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
朱元璋创设的朝会,即便在他生前,已不能维持如初,如每日朝罢后百官赐食(非令节赐食),即以“职事众多,供亿为难”,不得不于洪武二十八年停止。朱元璋晚年上朝也颇为随便,随驾所在,甚至于右顺门、西宫举行早朝,过去的盛大场景不复再见。
总体来说,早朝有三次大变:一,洪武十三年废相,原有政体解纽,早朝的性质及功用也因之而变;二,宣德十年,英宗冲年即位,规定早朝奏事必须预进事目,并限制每朝奏数,早朝政治功能大为弱化。三,隆庆六年,同样是幼君(神宗)继位,改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从此早朝一月只举行九次,不可再称“日朝”了。另外,明后期长期停朝,也使朝仪不能如旧。如于慎行说:“自甲午(嘉靖十三年)以后,凡三十余年不视常朝,即岁时肄礼,惟讲会同之仪,而日朝之典,遂至无一人记忆。穆考登极,始复常朝,鸿胪搜求故实,多所散失,不知于世庙初年合否?”
其实,除了具体的形式,早朝最根本的变化是它逐渐失去行政功能。宣德以前,“百司皆于早朝奏事”,奏事是早朝最重要的内容。那时,人主亲裁万机,在早朝上发挥着主动作用。但这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国有长君”。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接位的英宗还是个九龄稚童,完全不具有当朝处断政事的能力,甚至朝堂久坐都成问题,制度的缺陷顿时暴露出来。为此辅政大臣提出折衷方案:规定每一早朝,止许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进呈“面帖”,由内阁预先处分,皇帝只须照答即可。如“内系吏部者,圣旨:‘吏部知道。’户、礼、兵、刑、工等部俱如之。该都察院者,圣旨:‘都察院知道。’其云本司奏者,圣旨:‘该衙门知道。’”以后就这么沿袭下来。成化二十一年,又诏盛暑、祁寒日,奏事毋得过五件。经过如此删省,“公朝决政”的早朝遭到釜底抽薪似的打击,它被架空了。
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总的说来,不过是让皇帝知道一下而已,大权实际上都操在内阁大臣手中。当时未成年的顺治、康熙,早起还要上学,因此召见或者觐见,都安排在皇帝放学之后、午饭之前。如果有重大政务,则随时召见,地点并不固定,一般选择就近召见。康熙成年之后,沿袭明制进行“御门听政”,冬春季早上六点,夏秋季早上五点,先在乾清门,后来改在太和门听取官员汇报。这倒是有点儿像是早朝。像康熙年间著名的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平三藩等重大决策,其实都是在“御门听政”中决策的。康熙、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到咸丰年间,“御门听政”完全废止了。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中国佛教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据说普贤有延命益寿之德。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月(读rou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月(读rou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 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但为教化众,仍处身闻,独觉等地,不愿成佛。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土地丰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遭圣因十种利益。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是从梵语的''Avalokitesvara''菩萨发展而来,汉语音译“啊那婆娄吉低输”、“阿缚卢极低湿伐罗”等,意译为“光世音”。在中国,唐以前称之为“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皇李世民讳,遂改为“观音菩萨”。传说阿弥陀佛为其父,大势至菩萨为其弟。
《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的候补佛。
观音菩萨是东亚民间崇拜较为普遍的菩萨,在各种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
白衣观音,又称白衣大士、白处观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的特色。有时候,白衣观音足边站一男孩,或者手抱一婴孩,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送子观音”或“送子娘娘”。
1.菩萨的分类
按照佛教的修行层次,菩萨分为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因此,佛国世界里的胁侍菩萨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谁也无法计算。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有名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身。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一是利供养,即香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众多。如奏乐菩萨、歌舞菩萨、献花菩萨、敬香菩萨、燃灯菩萨、跪拜菩萨、持经菩萨、赴会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禅定菩萨等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大。
按佛教的宗派划分,菩萨又分为显宗菩萨和密宗菩萨。
显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亦称正菩萨,与常人相同,一首二臂,法相庄严,面容慈悲,姿态优美。如八大胁侍菩萨和各种姿态的供养菩萨。
密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与常人相异,多首、多臂、多目。如领先臂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不空绢索观音,如意轮观音等。在密宗菩萨中,又分为汉传密宗菩萨和藏传密宗菩萨。汉传密宗菩萨的法相同显宗正菩萨相似,只是多首、多臂、多目,面容慈悲,姿态优美。而藏传密宗菩萨与汉传菩萨形象差异很大,不仅多臂、多首、多目,有的菩萨面目狰狞,阴森可怕。
敦煌石窟中显宗菩萨画像数量最多,初唐时才有密宗菩萨,数量很少。元代时才有藏传密宗菩萨,只有第465窟一个洞窟中绘有藏传密宗菩萨。
在各种菩萨像中,观音菩萨的种类最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遵照佛教显宗仪规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庄严的显宗观音。
第二类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规所绘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哭的密宗观音。
第三类是不遵守佛教仪规,由画家根据人们的意愿希求,自创风格,任意描绘,任意题名的观音。如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宝相观音、施财观间、烽珠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鱼蓝观音、杨枝观音等。这类型观音形象众多,民间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
上述三类观音,在敦煌石窟擘画中都有画像,前两类数量多,后一类数量少。
2.菩萨的名称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土垂)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土垂)”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具有佛性,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3.菩萨的衍变
观音菩萨是一位最中国民俗大众敬仰的菩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敬仰。在佛教各种画像和造像中,观音菩萨和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搞清了观音菩萨的衍变过程,也就明白了所有菩萨的衍变。
现在人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的“东方圣母”,可人们并不知道,观音菩萨原业是畜不是人。观音菩萨由畜变人,由大丈夫变成一位东方美妇,有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根据徐静波先生《观世音菩萨考述》一文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考证: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曲《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 不过,那时的观音并非丈无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关心盲者双目复明,恙疾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产乳,枯木开花。“观世音”在当时受到古印度臣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个社会中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五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主张解放奴隶,姓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婆罗门教完善进步。佛教逐渐影响了婆罗门教教徒,并使婆罗门教徒转信佛教。转信佛教的婆罗门教教徒一时难以改变他们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带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
公元前三世纪时,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为了安抚众生之心,便将原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过来,成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萨,叫作“马头观世音”。那时的马头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还是一匹可爱的骏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身,而观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将“马头观音”改为人身。地是观音菩萨就由畜身变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画有马头观音像,不过这身马头观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萨,只是戴着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佛教密宗中有马头观音画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观音之一。这可能是观音由马变人过程中的遗迹。
佛教徒为使人们想念观音菩萨是人,不是畜,又给观音菩萨编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历”,使观音菩萨完全“佛化”。众多佛经中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悲华经》中说:“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为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第一王子发下宏愿,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无净念成佛,即阿弥陀佛。王子也经数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号称:“正法明佛”。为了实现他的宏愿,解除世间苦通信班,使众生获得安乐,而现菩萨身,协助佛陀,弘扬佛示。于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父王----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而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了父王的右胁侍。
据佛学专家们的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约在西汉末(公元一世纪),佛教在中国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国的。传入中国时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已是净土三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经》中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拜访观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此时的观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弥陀佛的“侍从官”和“勇猛丈夫观自在”,还不是女儿身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早期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和画像是男身丈夫形。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法华经》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观世音菩萨的声望在中国日益提高,提到了下层广大人民的信仰。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造出了众多的观音菩萨萨。观音菩萨亦从“西方三圣”中的胁侍菩萨分离出来,成了一位最受人们信奉的佛教善神,经过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衍变,观音菩萨逐渐异化,中国的僧俗大众不仅把这种外国“善神”变成了中国“善神”,而且把这位“勇猛丈夫”变成 了美貌女性。
为了使信奉大众相信观音菩萨确实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中国的佛教信徒又给观世音编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香山传》浒最广,故事大意是说:观世音菩萨原是古代妙庄王(即楚庄王)的五女儿,名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聪慧美丽,从小笃信佛教。年岁稍大,父王为其配嫁。妙善执意不从,要削发为尼。妙庄王发现女儿抗旨出家。怒火冲天,率兵马将妙善捉拿。当即在京城斩首示众,并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中。玉皇大帝闻讯后,命阎王妙善灵魂救起,把妙善复活于香山紫竹林中。从此,妙善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化现成为观世间地菩萨。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医师告知:须要亲生骨肉的手眼方可医治。在此情况下,妙庄王的大女儿妙圆,二女儿妙英都不愿献出手和眼。妙善得知此事后,不念父王旧恶,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王。妙庄王得知一切后,疚愧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女,请工匠塑一尊“全手全眼”观世音像。结果,工匠错将“全手全眼”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妙善)的像。这故事传说,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河南宝丰县香山寺的宋蔡京所书《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远果史话碑“就已记载了这个故事。
根据现存佛教艺术史料和专家们的研究,东晋以前,我国的菩萨画像和塑像,几乎都是男性,一位“伟丈夫”。东晋以后,始有女性菩萨塑像和画像出现。 《胡应麟笔丛》中说:“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隋唐之时,已出现大量的女性观音菩萨。唐代高僧道宣说:“造像梵相(画像)宋齐间”(相当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笔皆端来柔弱似之貌。故今人夸菩萨如官娃也。“(《释氏要览》)。宋代之时,观音菩萨已经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观音菩萨更加世俗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国人审美观点,摹仿中国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国衣冠服饰,面善心慈,美貌动人,庄重亲切的“东方圣母”。
其他菩萨的画像和塑像,也随观音菩萨走过了一个由男性变为女性的过程。这个衍变过程经历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显的轨迹。
参考资料:
://.yginfo.net/dhys/dhps.htm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