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2.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吕不韦的成语典故是谁_吕不韦一个成语典故

1、成语典故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吕不韦。

2、一字千金,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3、一字千金的来历: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1. 吕不韦是哪个成语故事里的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中文名:吕不韦 别名:文信侯 国籍:中国 民族:华族(汉族前身) 出生日期:一说前292年 逝世日期:前235年 职业:商人、政治家 主要成就:奇货可居,扶立秦庄襄王.任秦国相邦.统兵灭东周国.主持编纂《吕氏春秋》.代表作品:《吕氏春秋》 所处时代:战国末期 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2. 与“吕不韦”有关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吕不韦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商人兼政治家,“奇货可居”这个成语就出自吕不韦的事迹典故。

如今,“奇货可居”这四个字已成为最重要的商业准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在商业上具有朴素价值的成语原本说的并不是吕不韦在商业上的钻营与囤积居奇,乃是说作为商人的他在赵国邯郸第一次见到当时的秦国王孙异人时,就认为此人奇货可居,日后必有大用,遂尽其家财帮助异人重返秦国继承王位,最后自己也位极人臣的一段经历。

作为历史人物,吕不韦在《史记》中亦有明确记载,史记里的第一句就开宗明义的表明“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这一句即明白无误的表明了吕不韦商人出身的身份,遗憾的是也仅仅只有这一句描述了其商人的身份和经营的原则。

3. 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产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4. 和吕不韦有关的一句成语是什么

一字千金。

成语典故如下: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

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

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

认为奇货可居,是值得投资的稀有“货物”,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出资支持异人取得王位继承权。

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于是,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的华阳夫人。

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儿子的她(生过一个,死掉了)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

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

异人当了秦庄襄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继承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的手中。

在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通常都被人们瞧不起。吕不韦虽然做了宰相,但文武百官都清楚他的过去,既看不起他,也不服他。

吕不韦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必须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当时养士之风甚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这四君子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并以此互相夸耀、竞争而闻名于各诸侯国。

当时,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最为雄厚,吕不韦心想:自己身为强大秦国的相国,但门下的宾客反而不如四君子多,委实令人羞愧。于是他派人四处招纳士人,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后来他门下的宾客多达三千人。

有一天,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看看如何能提高他的威望。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

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他接着问其它:“还有其它的好办法吗?”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门客说:“我们大家都清楚,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著有《春秋》;孙子很会打仗,他写了《孙子兵法》。我想,如果我们也效仿前人,著书一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又可以为后人做些贡献。”

吕不韦听了很高兴,就立即组织他的门客开始这项工作。他再分门别类,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计20多万字。

吕不韦自以为这部书包罗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得意地取名为《吕氏春秋》。后来,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

吕不韦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

“一字千金”后来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之著名人物,做官做到极致,最后再退而经商,再做到极致的,以范蠡为尊;而把商人做到极致,能当官而且把官做到极致的,后世无人能出吕不韦之右。

然而,以春秋战国时纷乱环境,做完大官再做大商人者,属于隐于世,能够保持善终;而做商人再做官者,却属于“逐名于世”,最终其结果可想而知。吕不韦虽有大才,然其经商谋国,专以私心为之;其以子楚“奇货可居”,并献子楚以赵姬,目的皆以私心作祟,是以其最后之不善终者,实德不配位之属。

然而,窃所叹者,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虽被列为杂家,实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如此深邃的思想,吕氏组织撰写之,却独不能践行之。

是以清人王世贞曾论曰:“自古至今以术取富贵秉权势者,毋如吕不韦之秽且卑,然亦无有如不韦之巧者也。凡不韦之所筹筴,皆凿空至难期,而其应若响,彼故自天幸,亦其术有以摄之!” 吕不韦以其“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既向世人留下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又以作者本人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向后人阐释了德才之间的辩证关系和追名逐利对人的甚大毒害,此以警之。

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1]

秦庄襄王本名子楚,年轻的时候曾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质子,因为秦国屡次攻打赵国,他在赵国的处境非常艰难。当时有个卫国大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知道子楚的情况,认为他是“奇货可居”,决定进行一次政治,于是就去见子楚,向子楚游说:“我可以光大你的门庭。”子楚回笑说:“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是不知道的,我的门庭是要等到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子楚明白吕不韦说话的含意,就引吕不韦与他坐谈,谈的内容非常深入。

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4]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亲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养子。华阳夫人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赐送厚礼给子楚,并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国派大将王龁率师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密谋,用重金买通了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因为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被隐藏起来,母子二人得以活命。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回到秦国。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孝文王正式即位一年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继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并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赵孝成王也主动派使者将赵姬母子送还来交好秦国。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被铲除。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大片土地。

至此,吕不韦通过“奇货可居”的远见,得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和财富。

若有用,望纳,谢谢。

这个成语典故是“一字千金”。

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增删一字。

“一字千金”后来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非常高,或者文字的修改非常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