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解释和造句简单_成语解释及造句5000条简单概括
1.以少胜多是什么意思?以少胜多成语造句和典故
2.用狮子大开口造句
3.成语大全9000000个,4字成语大全1000个
4.人定胜天成语解释?
5.四面楚歌成语故事
6.洗耳恭听成语接龙及解析
7.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啊
8.有关虫子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名称: 二者必居其一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二者必居其一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二者必居其一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二者必居其一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近义] 二者必取其一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例句] 《选集·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带学生去齐国,提了建议不被纳就离开齐国,齐王送他100金,他推辞不受。而到了宋国却接受70金,到了薛国接受50金。学生陈臻对此不解,这两种行为对错二者必居其一。孟子耐心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陈臻认为有道理
百科解释如下:
“二者必居其一”作为一个俗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意是指在只有两个选择项的前提下,必定有一个是符合条件的选项,与前一部分的题设相对应。关于它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后有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拍摄一部喜剧电视剧,并将其命名为《二者必居其一》,由让·保罗·贝尔蒙多 阿兰·德龙等主演,曾风靡一时,颇有影响!
目录 ? 基本资料
? 历史
? 电视剧《二者必居其一》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资料[回目录]
二者必居其一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二者必居其 一 的意思是: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历史[回目录]
战国时期,孟子带学生去齐国,提了建议不被纳就离开齐国,齐王送他100金,他推辞不受。而到了宋国却接受70金,到了薛国接受50金。学生陈臻对此不解,这两种行为对错二者必居其一。孟子耐心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陈臻认为有道理。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电视剧《二者必居其一》[回目录]
主演 让-保罗·贝尔蒙多、阿兰·德龙、瓦奈莎·帕拉迪 故事梗概 清纯可爱的爱丽丝今年刚刚20岁,但却懂得娴熟的偷车手法,8个月前,她因为偷了4辆豪华跑车而被判监禁。出狱前,律师交给爱丽丝一盘录音带,里面录有母亲朱莉叶的临终遗言。母亲告诉女儿,自己年轻时曾同时爱上两个出色的男人,他们并不知道爱丽丝的存在,她不愿伤害其中任何一人,也无意追究女儿的生身父亲倒底是谁……根据母亲留下的线索,爱丽丝急切地踏上了寻找父亲的征程。
她首先驱车来到母亲的家乡——法国南部的一个海滨城市。出于对跑车的酷爱,爱丽丝决定首先去拜访车厂老板雷欧先生,他是母亲提到的男人之一。爱丽丝一进车库,便被形态各异的跑车吸引住了。她自称富家女,要求雷欧陪她试车,将车开到一处荒地,直截了当地告诉雷欧,自己是朱莉叶的女儿,母亲已经去世,她来找自己的父亲。年轻时曾参加特种部队的雷欧从残酷的越战前线归来后,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早已不习惯亲情的他显得有些手脚无措,矢口否认了自己的父亲身份。这令爱丽丝感到十分失望。
爱丽丝安慰自己还有一半希望,或许另外一个男人愿意与她相认,那就是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的高档餐厅的朱利安。爱丽丝想对这个衣冠楚楚的点恶作剧,这是她的拿手好戏。她绘声绘色地给朱利安讲了一个千里寻亲的感人故事,告诉他其中可怜的母亲名叫朱莉叶,而她正是那个寻找父亲的孩子。神情激动的朱利安正待追问,爱丽丝却起身扬长而去,不知所踪。
爱丽丝的到来使两位年过半百、事业有成的男人突然发现生活中有了新的期待。也许那是久违的亲情,他们渴望能尽快揭开谜底,知道这个神秘的女孩是否是自己的女儿。爱丽丝把他们约到了母亲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见面,空旷的大厅里响起朱莉叶的声音,雷欧和朱利安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方竟然就是自己的情敌,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面,但却都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如今唯一的女儿要在他们之间作出选择。这真是冤家路窄,两人竟然忍不住打了起来。冷静下来时,女儿早已不见踪影。两位“父亲”开始商量着如何找回女儿,转眼来到朱利安家门前。爱丽丝正坐在台阶上,等着看他们的笑话。朱利安迫不及待要去医院检查,确定究竟谁是真正的父亲。
第二天,两位“父亲”的较量开始了。雷欧将爱丽丝接到他的车厂,慷慨地将一辆古董跑车送给了她,并且马上带他到赛场试车。爱丽丝兴奋地开着跑车在赛道上疾驰,雷欧欣慰地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朱利安哪能听任爱丽丝被雷欧拉拢。他驾驶着私人直升飞机,带爱丽丝在天上兜风。两人寸步不离地跟在爱丽丝左右。爱丽丝心满意足地看着她的两位“父亲”,像母亲当年一样,内心难以取舍。
晚上,爱丽丝在迪厅里被几个不良青年骚扰,情急之下,她躲进一个加油站,不思索地撬开一辆车,转眼消失在夜色中。回到家,雷欧当机立断,亲自替爱丽丝把偷来的车丢弃在了高速公路上。然而,事情远不像他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他哪里知道,自己刚一离开,跟踪而至的便衣警察就把车搜了个底朝天,找到一只装有5000万美金巨款的手提箱。原来爱丽丝这回偷车偷到了头上。很快就有人上门来向他们索要巨款,他们了爱丽丝。朱利安和雷欧为了保卫女儿联手出击,他们设计了周密的援救,将奄奄一息的爱丽思救出魔掌。对于爱丽丝来说,究竟谁是自己的父亲此时已经不再重要。就像母亲当年一样,她同时爱上了两位“父亲”。 验血结果表明二者皆有可能,于是爱丽丝撕掉了医院的检测结果,她也因此拥有了两个父亲。
精彩视点 阿兰·德龙与让-保罗·贝尔蒙多堪称是法国影坛的“擎天双柱”,无疑也是最为中国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两位法国影星,80年代,他们主演的影片登陆中国银幕时就曾掀起了一阵法国**的强劲旋风。与此同时,两人在世界各地都拥有数不清的影迷,多年来关于两人性格魅力、表演风格、人气指数的比拼和争论也曾一度成为法国影坛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多年前,两人曾在黑帮片《博尔萨里诺》中有过一次令人难忘的合作,该片曾创下了惊人的票房纪录,但他们的第二次合作却是在29年后,这部带有喜剧色彩的动作片《二者必居其一》让他们重新走到了一起,这被称为是该年法国影坛的一件大事。
影片将动作和亲情完美结合,又以喜剧片的形式出现,有惊险、有缠绵、有幽默、有深情,很具观赏性。片中有不少动作戏,这对阿兰·德龙和让-保罗·贝尔蒙多来说,的确是一种体能上的挑战,但影片在法国以及欧洲上映后的良好反映再次证明:两人都是宝刀未老。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944663.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以少胜多是什么意思?以少胜多成语造句和典故
洗耳恭听的意思及成语解释是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恭敬而专心地倾听。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示例: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语。
成语故事
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据《巢县志》记载,古巢城东城门有一方池叫洗耳池,池边有一条巷叫牵牛巷。相传5000年前,巢父在池边牵牛饮水时,批评一代圣贤许由“浮游于世,贪求圣名”,许由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
后人为颂扬许由知错就改的美德,遂将该方池取名为“洗耳池”,成语“洗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
用狮子大开口造句
成语名称: 以少胜多 yǐ shǎo shèng duō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以少胜多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以少胜多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以少胜多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正音] 少;不能读作“shào”。
[近义] 以弱胜强 以一当十
[反义] 倚强凌弱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曲波《林海雪原》:“小分队~;消灭了土匪。"
百科解释如下:
以少量的精兵强将,战胜强大的敌人。其出处为《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古代三大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
目录 ? 基本信息
?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信息[回目录]
词目 以少胜多 读音 yǐ shǎo shèng duō 释义 以少量的精兵强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出处 《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以少胜多的战例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一说4.5万)——17万(一说70万)商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武、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0万——24万 全歼
鄢郢之战 白起 7万余-----楚国举国之兵(一说35万) 全歼35万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巨鹿之战 项羽 6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3万——11万 歼8万余人
赤壁之战 刘备、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000——10万(一说3万) 大败吴军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彝陵之战 陆逊 5万——不足10万 蜀国从此衰落(三国志中记载蜀国4万兵力)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万(一说87万) 苻坚败至洛阳,仅剩10余万
钟离之战 韦睿、曹景宗 20万——数十万 北魏死伤被俘30万
邺城之战 尔朱荣 7千——30万
北伐之战 陈庆之 七千——50多万 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5万——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一说2万)——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和尚原之战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万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陈友谅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80人——800人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黄桥战役 新四军 5000人——1.5万 歼敌1.1万人
苏中战役 解放军 3.3万人——12万人 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
淮海战役 解放军 60万——80万 歼敌55万
曹刿论战,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斗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回目录]
古代三大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
1.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后来的魏武帝)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加紧准备抗击袁绍。东汉建安五年,曹操得以集结军队近2万人于官渡,待机与袁绍决战。
到了二月,袁绍率兵卒10万、骑兵万多人进军占领黎阳。曹操纳谋士荀攸声东击西之计,装要北渡。袁绍分兵西应,曹操挥师东袭,斩袁绍大将颜良,杀文丑,大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于是变分军进击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曹军决战。曹操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决战,主动退守官渡。袁绍一再拒绝部属分兵袭击都城许(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许昌东)的建议,企图等曹军粮尽败退,乘势攻歼。后来曹军缺粮,士卒疲惫,后方时有反叛,曹操相持不懈,顽强坚守,不久获得补给后,出奇兵袭烧袁军粮车,迫使袁绍分兵护运粮草。
袁绍再次拒绝分兵袭击许攸的建议。曹操冒用袁军旗号,诈称援兵,乘夜从小道焚烧袁绍的屯粮(乌巢)。天明,曹操知袁军救兵将至,督军奋战,大败袁军,共消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缴获全部军资。袁绍仅率800余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总结官渡之战 曹操利用袁绍恃强骄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后发制人,攻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进攻的战争。
前秦在统一北方后,不断向南扩张,先后攻取东晋的梁、益两州及襄阳(今属中国中南部湖北省)、彭城(今中国东南部江苏省徐州)等地。前秦主苻坚为了灭亡东晋,统治全国,在前秦建元十九年七月调集90多万兵力,对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面对前秦军的进攻,东晋内部一致主张抵抗。执掌朝政的宰相谢安,命荆州刺史(官职名)桓冲加强长江上游的防御,命令征讨大都督谢石、前锋都督谢玄等,率水陆军8万前往淮水一线抗击秦军,派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水军增援寿阳(今中国东南部安徽省寿县)。
开始东晋的军队开战不利,后来接受趁秦军尚未集中,迅速击败其的建议,改为变被动防卫为主动进攻的政策。兵力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接着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东岸。而秦军上下离心、将士厌战。晋军及时抢渡淝水猛攻。苻融临时整顿队伍,他的马突然倒地死了,于是军威大泄。晋军乘胜追击至青冈(今寿县西30里处),秦军大败。溃兵听到风声鹤鸣,就以为是晋兵追来,因而昼夜奔跑,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到了洛阳,只剩下10余万人。苻坚中箭,逃往淮北一带。
总结淝水之战 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之间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秦主苻坚无视内部不稳、民心背离、士卒厌战的情况,恃众轻敌,单路突进,急于决战,招致大败。东晋面临强敌进攻,一致抵抗,并根据敌情及时改变作战方略,在秦军后续兵力未抵淝水前,抓住时机,与之决战,终获全胜。此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3.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统领军队在长江赤壁(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著名决战。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中国中部河南省南阳)挥师南下,想要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从而统一天下。
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当时荆州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中国中南部江西省九江西南)会见孙权,共谋抗曹。吴国的大将周瑜、鲁肃与诸葛亮等精辟分析局势,指出曹军兵力虽实有20余万,但有后方不稳、远道劳师、不服水土、短于水战等弱点可乘,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5万人沿长江西进,迎击曹军。曹军不善水战,又值疾疫流行,被孙刘联军阻击于赤壁。战斗力大减,初战受挫,被迫驻守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一带,隔江与联军对峙。曹操下令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
周瑜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装投降,以出奇制胜。曹操自信稳操胜券,戒备松懈。黄盖选择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上的薪草,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延及岸上营寨,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向江陵,兵力折损大半,无力再战,退却而走。
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周瑜率军沿江进攻江陵,分别派遣部将甘宁绕道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孙权统领大军东征合肥(今属中国东南部安徽省)。刘备领兵追至江陵后回师夏口(今武汉境),沿汉水向北进发以迂回到曹操军队的后方,并分兵抢占荆州要地。
总结赤壁决战 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看了上面其他人写的,极其犀利” “以前挺信任百度百科的,今天看来,乱写的不少;”———十剑仙,孤为这句话负责;
“懒得改了,要改的敌方太多了,改不过来”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22036.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v7860299.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成语大全9000000个,4字成语大全1000个
用狮子大开口造句
想想看,像那样一幢小房子他们竟要价5000英镑,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如果一个国家在反倾销方面狮子大开口,那么被它认定具有倾销行为的国家也会以其人之道还之。
人定胜天成语解释?
提起成语大全9000000个,大家都知道,有人问4字成语大全1000个,另外,还有人想问成语大全及解释500个?,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成语大全分类100个,下面就一起来看看4字成语大全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大全9000000个 1、成语大全个:4字成语大全个2、成语大全个:成语大全及解释个?
3、成语大全个:成语大全分类个
一、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奕奕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奕奕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
五、描写人的口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四字成语大全。
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5000个成语及解释。
七、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
八、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四字成语大全简单。
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成语大全9000000个造句。
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十一、描写事物的气势、: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100个简单成语接龙。
铺天盖地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
十二、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满园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常用成语大全4000个。
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2字好词1000个。
十三、形容繁荣兴盛景象: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成语大全9000000个五年级。
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
十四、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给我搜一万个词语。
十五、描写山水美景:四字好词大全10000个。
锦绣河山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
十六、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四字词语大全200000个。
百花齐放花团锦簇桃红柳绿绿树成荫四字成语大全6000个带拼音。
十七、描写日月风云:成语接龙10000个最简单。
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动物成语800个。
十八、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
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
十九、带有反义词的成语:成语大全1000个。
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前赴后继前俯后继左推右挡
承前启后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弃旧图新优胜劣汰成语大全9000000个超简单。
二十、AABB式:四字词语大全2万亿个。
祟祟熙熙攘攘战战兢兢兢兢业业沸沸扬扬
林林总总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浩浩荡荡影影绰绰四字成语大全集1500个。
密密麻麻疏疏朗朗朝朝暮暮日日夜夜浑浑噩噩
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堂堂正正偷偷摸摸轰轰烈烈
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迷迷糊糊心心念念挨挨挤挤成语大全五万个。
勤勤恳恳踉踉跄跄原原本本形形**口口声声
二十一、AABC式:
芸芸咄咄逼人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奄奄一息念念不忘空空如也源源不绝姗姗来迟
面觑面面俱到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
喋喋不休循循善诱郁郁寡欢彬彬有礼亭亭玉立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2000个。
铮铮铁骨夸夸其谈孜孜以求孜孜不倦
成语大全分类100个莘莘学子跃跃欲试井井有条绰绰有余楚楚可怜成语大全9000000个及意思。
二十二、十二生肖成语:成语大全及解释40000。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杀鸡吓猴如狼似虎守株待兔1-3年级成语大全。
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呆若木鸡人仰马翻四字词语大全200000个不重复。
顺手牵羊人怕出名猪怕壮
以上就是与4字成语大全个相关内容,是关于4字成语大全1000个的分享。看完成语大全9000000个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
① 人定胜天是不是成语
人定胜天是成语。
人定胜天
拼音:rén dìng shèng tiān
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示例: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不可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
近义词:人众胜天
反义词:靠天吃饭
歇后语:龙王靠边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平王占有太子建的媳妇,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太子建及伍奢全家。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将楚平王的尸体挖出鞭打300下。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指责他:“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② 人定胜天成语是怎么来的
要知人定胜天的真意,得先知此言的出处。宋楼钥《攻愧集》卷九十五《溢节愍王公神道碑》:“人定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唯公裁之。”《苏东坡集》后集七《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诗中也有类似的话:“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胜人。”这就说明,“人定”是和“天定”相对而言,是对立的统一。
宿命论者认为,人的命运,人的凶吉、祸福、得失、贫富……,都是由老天爷来安排决定的,是改变不了的。即所谓的“天有定数”,简称“天定”。
“人定”与此恰恰相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起的决定作用,从而认识自然、社会规律,创造一定的条件,赢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人定”。“人定”即人们对自己命运的安排,这就是说通过“人谋”,人的智慧和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改变命运的抗争力。
“人定胜天”讲的是人的意识,首先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说明了,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
“人定胜天”是说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又能动地认识改变命运的办法和条件,主动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恩格斯把意识叫做地球上的花朵。自从这最美丽的花朵开放以来,地球上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定胜天”告诉人们,不要以“天数已定”为借口。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中,要认真的克服缩手缩脚,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的思想,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改变自己目前不好的命运。
“人定胜天”还强调另一方面,不要片面的强调主观能动性,置客观规律而不顾,心血来潮,忘乎所以,说大话,放空炮,瞎撞乱碰,不但改变不了命运,反而使自己十分被动。
“人定胜天”是让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客观规律去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③ 人一定能胜天吗你如何理解“人定胜天”这个成语
生活中有世界,世界就是土地,人站在中间。人字中间十字大,强调天地人主导。汉字水平覆盖天空,意味着人不能住在天空之外。它还强调,天有不可逾越的地位。
天是道,自然是法,人是自然的主导者。但主要意思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明人在自然界处于主导地位,对你来说没有必要。人在自然的生存中可以充分发挥你的优势,但前提是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即服从道,服从天。
新东方创始人俞洪敏在一次演讲中说,新东方一百年后肯定会存在,但阿里巴巴不一定存在。马云后来说,百年教育必有,新东方未必有。作为一个在自然中具有某些优势的人,如果人类在反复的变化和发展中依赖于存在的优势而不遵守自然规律,那么引用马云的观点,一百年后自然一定存在,人不一定存在。在社会上有一句话,没有规则不能造就方圆,人在社会上需要一定的规则和规律来约束人的行为。同理,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和规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
人类只有在这个规律之内,才能贯彻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的这种主导地位是大自然的恩赐。让人在自然中得意生存,而不是让你利用手中的优势去恣意妄为,更不是让你与天试比高。
古往今来,日出日落来了又去,岁月完美地改变了。大自然尽最大努力为世间万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包括人类的创造者。其他生物遵守天道,但令人不安的是,他们占据主导地位,人类。我们总想创造、改变、探索、理解大自然的奥秘,而浩瀚深邃的宇宙只是沧海一粟。
人的主观能动性越强,对自然的破坏就越大。大自然既有给予的能力,也有索取的能力。所以,人不能战胜天。自古无此记载。所谓胜利,说到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和迎合自然规律。天是道,法是准则,人活在这个道中,所谓胜天,就是人在悟性之后最终实行的行为,与天相匹配,相匹配。大禹治水,李冰都江堰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意义上,人超越天的规律破解自然的密码是可不能的,起码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让一个人征服自然。定:指人谋。指人的力量能够战胜自然。出自: 《逸周书文传》 :人强胜天。,这是网络的解释。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把“定”的意思解读为男人的策略。但网络毕竟有说服力,但我个人不这么理解。
当然,我不否认人是有策略的。如上所述,这是人的优势。靠人的策略能战胜天吗?人家有这样的策略?可能也是存在的,但是关键要怎么寻求呢?
鬼谷子有云:它不和君子争名,不和小人争利,不和天地争利。
大自然的杰作和创造往往被人类称为鬼斧神工,是人类力所不及的。天道的变化和规律,不是人能做到的,而是求字就能达到的,也就是所谓的天道无常。
人活在自然中,生存就会有变化,天道无常也说明天道不完美。人类在其繁衍发展中,会受到自然缺陷的阻碍,会试图利用人类的优势进行改变。而改变的过程是人的策略。
但是,仅靠人的策略就能战胜天空吗?所谓人定胜天就这么绝对吗?人没有战略是赢不了天的,但如何寻求才是重点。把“丁”解读为一个追求男人的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无论人们怎么寻求,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对“丁”的理解不仅仅是人的策略,更是思考和理解。
在人类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中,行为应该是平静的,也就是停下来,停一会儿,想一想,体会一下。有时候我们需要倾听自己的内心和声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人类也要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它的风霜雨雪。
你意识到了什么?意识到自然法则和天意。明白什么样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什么样的行为违反自然规律,从而与人与天对话,进而与自然和谐地实施判断。只有这样,人才有机会战胜所谓的“天”。
而“套”是前有思考和理解,后有策略。所以我对人胜天的理解是:只有思考认识,制定符合天本性的策略,人胜天才有可能。
④ 人定胜天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对不对
人定胜天,主要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凭借智慧,去改变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其前提必须是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胜天。如果一味的以自己的想法,不管事物的规律,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不能达到胜天。
⑤ 人定胜天的来源请问人定胜天这个成语的来源
1,如何理解“人定胜天”?人定胜天,就是人心安定,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们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人定胜天”这个成语常被解释为“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其中,“人”指人类,“定”为一定能够,“胜”为战胜,“天”指自然,整个词组断读为“人/定/胜/天”。 其实,“人定胜天”的正确断读应该是“人定/胜/天”。很多人误解如今常用的“人定胜天”为破坏自然的一种狂妄,为此颇有深恶痛绝。实际上,破坏自然的人类群体一般是只谈消费、索取,不谈“人定胜天”精神的。“人定胜天”的现代本意,首先是掌握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本身就是一种“人定胜天”,使人类脱离了动物低层次生存,使人类和自然的互动不再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变为掌握了规律(“道”),得到了“道”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次,掌握自然规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让自然与人类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这是更高层次的“人定胜天”,人类历史整个就是顺应规律、改造自然的历史。2,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与自然和谐,才能得到自然的眷顾, 与自然和谐,才有持续健康长久的发展。若以恶意的去想人定胜天,这是不理智也是不对的. 要以善观的去看待“人定胜天”,才能得到自然的接受。 顺应自然规律善意的去利用并保护自然才是正确的。
⑥ 人定胜天是成语吗
是成语
人定胜天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基本释义
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褒义
出 处
宋·刘过《龙川集·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⑦ 成语 人定胜天 是什么意思
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自:《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⑧ 如何理解“人定胜天”这个成语人一多能胜天吗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年形成和发展始终有很多古语称鱼,包括我们俗话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老辈们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我们既会把歇后语或者一些农时农谚当做日常聊天的谈资,也会把一些励志名言格言警句箴言当做人生的座右铭和目标。 比如我们经常听,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告诫小孩子们一定要坚持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们也经常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歇后语是告诉人们还有希望不要绝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劝诫人们,没有什么事情是达不到的,所以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人定胜天,这个成语其实大家也并不陌生,在听过这么多歇后语以后,不禁会令人有这样一个想法,人真的能胜天吗?还是人生一切的变数都是命运决定的?
所以人定胜天,其实是告诉我们,只要你肯努力,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事情, 天赋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但是努力可以让你离上限更近。
⑨ 人定胜天是成语
是成语
人定胜天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释义] 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 宋·刘过《龙川集·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原文:召虎私谓伯阳父曰:“前童谣之语,吾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笃。其兆已应,王必不起。”伯阳父曰:“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诸君但言天道而废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言罢各散。
⑩ "人定胜天"的"定"字是什么意思
日前,针对社会广泛探讨的“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的话题,何祚庥院士提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观点。他著文写到:“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
“人定胜天”这个成语常被解释为“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其中,“人”指人类,“定”为一定能够,“胜”为战胜,“天”指自然,整个词组断读为“人/定/胜/天”。
其实,“人定胜天”的正确断读应该是“人定/胜/天”。宋·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而“人定”是一个词,那么“定”就不是“一定能够”的意思了。
与“人定胜天”相仿但出现得较早的成语是“人众胜天”。《史记·伍子胥传》有“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一句。如此看来,“人众胜天”就不可能被断读成“人/众/胜/天”,而只能是“人众/胜/天”。
从语法上说,“人众者胜天”中的“者”字和“人定兮胜天”中的“兮”字一样,都是语气词,它告诉人们,“人众”两字和“人定”两字都不能断读。弄清楚了《史记·伍子胥传》中“天定亦能胜人”的“天定”是一个词,那么“天定亦能胜人”
中的“定”字,不可能是助动词,也不能作“一定能够”的意思解释。否则,这个“一定能够”和后面的“亦能”二字重复,有画蛇添足之举。
那么“人定”是什么意思?“天定”又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在军事较量中有三个重要因素———天、地、人,并有古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可理解为机遇或气候条件,“地利”为有利的地理条件,“人和”则是最重要的,意为众人团结和气。三者皆为军事较量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三国时期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典范。
俗话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人定胜天”所说的“人定”是指上述三个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同时,“天定胜人”中“天定”是指三个重要因素之一的天。《成语词典》将“人定胜天”中的“人定”解释为人谋,并引用冯梦龙《喻世明言》和《新罗马》为例。《喻世明言》卷九:“却又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从这段文章可看出,“人定胜天”并无“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之意,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因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等)比天命更为重要。《新罗马》六出:“小生每念物极必反,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文中的“人定胜天”的“胜”字,准确的理解应为“比……更为重要”,而不是“战胜”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排斥对立。即便是皇帝也只敢称自己为“天子”,而没有一定要战胜老天爷的胆量。
赵大年先生在《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学》一文(金台随感)中,对人和自然有过精辟论述,现摘录如下:
“其实,华夏先哲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近来深受中外学者重视。‘天人合一’说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理解,它的核心,是把人类看做自然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因此,妄谈‘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为所欲为,就有破坏环境和遭受大自然惩罚的危险。六年前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大家终于认识到,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这个认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经历了无数惨痛教训之后才获得的。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本世纪末和新世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意识,是当代最先进和最科学的思想之一。”
人定胜天,其本意是人定兮胜天,不是人兮定胜天。
洗耳恭听成语接龙及解析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1
成语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呢?刘邦全力追击项羽的*队的时候,把项羽紧紧围住,然后又听到营地的周围唱起了楚地的民歌,于是丧失斗志。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2 四面楚歌的解释:成语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故事: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3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楚歌:楚国人的歌曲。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曲。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历史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成长心语
刚愎自用的项羽因为众叛亲离而陷入了绝境,在现实生活中,陷于绝境的人往往也都是咎由自取,他们平日的举动使所有的人都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当“狼”真的来的时候,也不再有人同情他们,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想让自己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就在平日里,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多结交一些靠得住的朋友。正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个朋友多一个机会,得罪一个人就少一些机会。把朋友当做一生的依靠,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平坦、顺畅。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4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决定楚国命运的大战在垓下展开。
项羽首先率领部队突击前方的韩信部队,项羽凭借一贯的勇猛,击败了韩信的先头部队。项羽全力追击,但是韩信的部队败而不乱,反倒是项羽的部队在追击中阵型有点散了。由于孔熙、陈贺从两翼包抄上来,后面跟着的.是彭越、英布和刘邦的部队,态势变得对项羽非常不利。项羽的反应非常快,他见一时不能摧毁韩信的中央军团,而自己却又被包围的危险,就立即下令撤退。但是,这时项羽的部队已经被包围了。被包围在垓下,项羽纵然勇武也无计可施。韩信为了能够更快的瓦解楚军的士气,使出了“四面楚歌”的方法,让士兵们在包围圈外吟唱楚地的歌谣。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这就样,楚军战士们听到楚歌后,都倍感思念自己的家乡,加上连年作战,本来已经是身心俱疲,士气低落,如今听到四周的楚歌声,于是开始了大量的逃亡。
项羽听到楚歌声后,也大惊失色,心想:难道楚地已尽失?他半夜里地来饮酒,对着自己的心爱的女人虞姬,对着自己心爱的坐骑乌骓马,唱出了被后人们传诵千古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听了,满眼泪水,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此时此景真是悲凄,项羽如此人物,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旁边的人无一不是潸然泪下,为了不拖累项羽,虞姬当场横剑自杀。
当虞姬了结了自己的性命后,悲愤的项羽率领骑兵连夜突围,却不幸误入沼泽地。当他到达东城山头时,被灌婴的5000骑兵团团围住。此时,项王身边只剩28名随从。他把28人分成四队,分别向四个方向突围,最后推到了乌江边上。乌江的亭长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渡船,建议项羽立即渡江。他说:江东地虽小,也足够大王称王了,况且而今江上只有这一只船,谁也没办法追上你。项羽大笑说:我项籍带领八千子弟渡江,今天没有一人能够回来,还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他把战马送给了亭长,和随从一起与汉军短兵相接,斩杀了汉兵数百人。项羽突然看见汉兵中有一个旧相识,就对他说:“汉王为购买我的人头出资千金,悬赏万户侯,我把这个好处给你吧。”说完拔剑自刎。
启示: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5汉字书写:四面楚歌
汉语注音: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指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四面楚歌的意思:楚:指古代楚国;四面都是楚人唱歌的声音。用来形容四面八方到处受敌、陷入了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困境。
四面楚歌的近义词:山穷水尽、进退维谷、孤立无援、腹背受敌、四面受敌、楚歌四面;
四面楚歌的反义词:起死回生、旗开得胜、一呼百应、左右逢源、安然无恙;
四面楚歌的故事
楚汉战争时期,项羽的部队遭遇大败后在床上辗转反侧地想着,这时耳边传来凄楚的歌声。原来这是韩信为了瓦解楚军的士气叫士兵们在外吟唱楚国的歌曲。这动人心弦的楚地歌曲让项羽思绪万千。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家乡的景象,熟悉的乡亲,同时他也想到自已被刘邦跟诸侯的部队围困,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这时侯歌声慢慢的越来越清晰,东西南北此起彼伏。项羽猛的说道:“难道楚国已经全部被刘邦占领了吗?他的部队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呢?”他开始在桌子上喝起闷酒,虞姬这时坐在项羽边上给他倒酒。项羽拿着筷子在碗边边敲打伴奏边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这时也悲切切地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二人歌还没有唱完项羽早已泪流满面,四周的人都跟着哭了起来。
四面楚歌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昔武王伐殷,殷民倒戈,高祖诛项,四面楚歌。”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丛维熙《远去的白帆》一:“这个抱糖包的汉子,看看自已身陷重围,四面楚歌;为了脱身猛地把糖包往远处一扔,于是,他解脱了包围。”
四面楚歌造句
诺基亚因为战略决策的失误导致业绩空前绝后的低谷,企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一个人不能过于强势,当周围的人都开始排斥你的时侯你就面临四面楚歌骑虎难下的困境。
推荐阅读:面色如土的成语故事大喜过望四字成语故事古代成语故事关于马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才占八斗不遗余力的成语故事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6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成语故事—四面楚歌。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园长之友《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7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成语简拼:smcg
成语字数:4个字
感彩:四面楚歌是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
韩信以此设计了"四面楚歌声",起了瓦解楚的军心的作用。
贺龙倒了,陈毅垮了,先念四面楚歌,富春朝不保夕,他可是孤掌难鸣呀。
近义词: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反义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8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并封刘邦为汉王。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省境内)为界,互不侵犯,和平相处。后来,刘邦的实力逐渐增强,而项羽的实力却日渐衰弱。
这时,刘邦的谋臣张良和陈平建议出兵消灭项羽,以免他日后威胁到刘邦。刘邦想了很久,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刘邦动用了重兵一路围追堵截,最后把项羽的楚军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省境内)。楚军被大量汉军包围,陷入了困境。项羽带领楚军殊死抵抗,双方僵持不下。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楚军的粮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一天夜里,为了扰乱楚军的军心,刘邦召集了一群汉军士兵,让他们到山坡上去唱楚国的歌谣。项羽听到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惊慌失措地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唱楚歌?难道楚国的土地都被汉军占领了吗?”项羽再也睡不着了,他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天夜里,项羽率领八百多名骑兵冲进了敌阵,决定突出重围,而刘邦则命令将领灌婴率领五千名骑兵追击。项羽和楚国士兵虽然奋勇抵抗,无奈寡不敌众,最后全部被汉军歼灭,而项羽也在乌江岸边自杀了。
如果听到别人的议论和指责,就像项羽一样惊慌失措,处置不当,那么很有可能会失败。所以我们遇事要三思,多想一想再行动。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9四面楚歌成语故事的主角是谁?
答案:项羽。
成语: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他编了四句话,叫士兵冲着楚营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霸王率领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垓下,没碰着韩信,一看四面全是汉兵,楚军进入了重围。霸王带领人马只管向前冲,谁也抵挡不住。他见了韩信,更不肯放过。韩信一边作战,一边后退。霸王追赶了好几里地,杀散一批,又来了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四面八方全是韩信“十面埋伏”的人。霸王转过身来,跑回垓下大营去了。
夜里,项羽听到周围汉营里的士兵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四面楚歌”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霸王吃惊不小,他说:“难道楚军都投降刘邦了,为什么汉营中的楚人这么多呢?”说着他就在营帐里喝起闷酒来。他留恋他宠爱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边;还有那匹骑了五年的乌骓马。想到这儿,霸王再也忍不住了,他悲壮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诗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气魄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走。马儿不跑怎么办,虞姬呀虞姬,你可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跟着一块儿唱。他唱得流下几行眼泪,伺候他的人全都哭了,不忍心抬头看他。
霸王跨上乌骓,带着八百子弟兵,猛虎似的冲出去,突出重围,往南跑。他打算渡过淮河再往东去。霸王和八百子弟兵沿路杀散了汉兵。韩信、英布、周勃、樊哙他们分头追赶。霸王拍着乌骓,飞一样地直跑。等霸王渡过淮河,到了南岸,又跑了一程,就迷了道儿,不知道哪一条道儿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苏徐州)。
项羽就向一个庄稼人问路。那个庄稼人不愿帮他,就说:“往左边儿走。”霸王跟一百多个子弟兵就往左跑下去,跑了一阵,连道儿也没了,前边只是一片水洼地。他们的马陷在泥泞里,连蹄子都不好拔出来。霸王这才知道受了骗,走错了道,赶紧拉转缰绳,再回到三岔路口,汉兵可已经追到了。
霸王往东南跑,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点了点人数,一共才二十八个骑兵,追上来的人马有好几千。霸王觉得没法脱身了,就带着二十八人上了山岗,对他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作战七十多次,战无不胜,成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儿被围,这是天数,不是我不会打仗。”
他把二十八个士兵分成四队,说:“我先杀他们一个大将。你们跑下去到东山下会齐。”他大喊一声,向一个汉将直冲过去,杀了一个汉将。
霸王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二十八个子弟兵全都到了。汉兵赶来,又展开血战。霸王专挑汉兵多的地方冲杀。他左刺右劈,又杀了汉军的一个都尉和不少士兵。汉军将士不敢逼近楚兵,远远地嚷着躲着。霸王点了点自己的人数,仅仅少了两个。
霸王杀退了汉兵,带着二十六个子弟兵一直往南,跑到了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荡着一只小船等在那儿。他知道来的是霸王,就催他马上渡河。他说:“江东虽小,可也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还可以在那边做王。这儿只有我这只船,请大王赶快渡过河去。”
霸王笑着对亭长说:“当初我跟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过江来打天下,到今天他们全完了,我哪儿能一个人回去呢?就说江东父兄同情我,立我为王,我哪儿有脸见他们呐?”他接着又说:“这匹乌骓马,我最喜爱,曾经一天跑过一千里地。我舍不得把它杀了。我知道您是个忠厚长者,我很感激您一片好意,这匹马送给您。”
他和二十六个子弟都拿着短刀步行,跟汉兵交战。他们杀了许多汉兵,自己也一个一个地倒下。末了只剩下霸王一个人。他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10注音sì miàn chǔ gē
英文翻译BesiegedOnAllSides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定语;含贬义 ;指孤立无援。
示例晋·陈寿《三国志·吴琮传》:“高祖诛项,~。”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我同胞处于四面楚歌里,犹不自知。”
近义词孤立无援、进退维谷、腹背受敌、山穷水尽、楚歌四面。
反义词左右逢源、一呼百应、安然无恙、旗开得胜、起死回生。
同韵词日诵五车、充栋盈车、峻坂盐车、禽困覆车、玉律金科、驷马高车、柴立不阿、共挽鹿车、白马素车、信口开河。
灯谜1.乌江岸上困霸王 2.四面楚歌(打诉讼法名词一) 谜底:调解人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以后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词,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而求助于别人时,别人又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啊
洗耳恭听,汉语 成语 ,读音为xǐ ěr gōng tīng,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语,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洗耳恭听的 成语接龙 ,供大家参考。
一、洗耳恭听成语解析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二、洗耳恭听 成语 典故
“洗耳”语出《高士传.许由》:“尧欲召我为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当时尧欲以长官相封,许由恶闻其声,跑到颍水边洗耳恭听耳,意即出此。洗耳成为行为品德高尚的代表。
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
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据安徽省《巢县志》记载,古巢城东城门有一方池叫“洗耳池”,池边有一条巷叫牵牛巷。相传5000年前,巢父在池边牵牛饮水时,批评一代圣贤许由“浮游于世,贪求圣名”,许由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后人为颂扬许由知错就改的美德,遂将该方池取名为“洗耳池”,成语“洗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
三、洗耳恭听成语接龙
洗耳恭听 --> 听之任之 -->之死靡二 -->佳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 常年累月 --> 月晕而风 --> 风风雨雨 --> 雨打风吹 --> 吹灰之力 --> 力倍功半 --> 半筹莫展 --> 展翅高飞 --> 飞蛾扑火 --> 火耕流种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豆蔻年华 -->华而不实 -->实繁有徒 --> 徒子徒孙 -->孙庞斗智 -->智勇双全 --> 全神贯注 -->注玄尚白 -->白白朱朱 -->朱门绣户 -->户枢不蠹 --> 蠹国害民 --> 民安国泰 --> 泰山鸿毛 --> 毛骨耸然 --> 然荻读书 --> 书缺有间 --> 间不容缓 --> 缓兵之计 --> 计日可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不绝口 --> 口不择言 --> 言不及义 --> 义愤填膺 --> 膺箓受图 --> 图谋不轨 --> 轨物范世 --> 世态炎凉 --> 凉了半截 -->截然不同 -->同日而语 --> 语出月胁 --> 胁肩累足 --> 足音跫然 --> 然荻读书 --> 书缺有间 --> 间不容缓 --> 缓兵之计 --> 计日可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不绝口 --> 口不择言 --> 言不及义 --> 义愤填膺 --> 膺箓受图 --> 图谋不轨 --> 轨物范世 --> 世态炎凉 --> 凉了半截 --> 截长补短 --> 短吃少穿
洗耳恭听成语接龙及解析相关 文章 :
★ 关于听的词语及解析
★ 以左右逢源开始的成语接龙|字词解析|造句
★ 上行下效成语接龙及解析
★ 南辕北辙成语接龙及解析
★ 绿林好汉成语接龙及字词解析
★ 天罗地网成语接龙及解析
★ 以可歌可泣开始的成语接龙|字词解析|造句
★ 破镜重圆成语接龙及解析
★ 物伤其类成语接龙及解析
★ 以瞒天过海开始的成语接龙|字词解析|造句
有关虫子的成语有哪些?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
扩展资料
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参考资料:
一、鸡虫得失
释义: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出处:唐 杜甫《缚鸡行》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意思是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没有了解的时候,一直凝视着寒江和山上的小阁。
示例:不要纠结这些鸡虫得失了。
二、雕虫小技
释义: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意思是微不足道的技能,就只是相如、子云这类人了。
示例:这些玩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不过解闷消闲。
三、肚里蛔虫
释义: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示例:你好像是我的肚里蛔虫一样。
四、百足之虫
释义: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
出处: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意思是侠者就算一时落魄,然而就像多节多足的爬虫一样。
示例:这些人像是百足之虫,十分顽固。
五、夏虫疑冰
释义: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夏天的虫子不能说出冰来,受制于时间而已。
示例:你总是夏虫疑冰,目光短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