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_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2.有哪些四字成语是出自历史典故

3.描写来自历史典故的四字词语

4.出自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5.历史典故的成语

6.含有历史的成语

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_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有哪些

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1、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望梅止渴: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4、破釜沉舟:比喻决一死战、亦即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6、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古;请罪,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希望让对方原谅。原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后被人用作表示真心诚意地向人道歉;

        7、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借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8、单刀赴会:原意为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9、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情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0、初出茅庐: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有哪些四字成语是出自历史典故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 :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背水一战、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草木皆兵、

       唇亡齿寒、

       指鹿为马

描写来自历史典故的四字词语

       1、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例句:人们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2、围魏救赵[wéiwèijiùzhào]: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典故: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出自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1.四个来自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自惭形秽 专心致志 指鹿为马 之乎者也 凿壁偷光 月下老人 约法三章 羽毛未丰 有恃无恐 有名无实 以身试法 异军突起 以貌取人 以卵击石 一意孤行 一字之师 一衣带水 一字千金 一网打尽 一丝不苟 一叶障目 一事无成 一丘之貉 一日千里 一钱不值 一暴十寒 一毛不拔 一窍不通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箭双雕 一代楷模 一发千钧 有备无患 一败涂地 晏子使楚 掩耳盗铃 休戚相关 胸有成竹 兴高烈 小心翼翼 先声夺人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望洋兴叹 望梅止渴 妄自尊大 亡羊补牢 万死不辞 天涯海角 退避三舍 土崩瓦解 完璧归赵 天衣无缝 铁杵磨针 天真烂漫 同甘共苦 天下无双 天罗地网 天经地义 太公钓鱼 四面楚歌 司空见惯 守株待兔 双管齐下 势如破竹 水深火热 水落石出 士别三日 伤风败俗 上行下效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顾茅庐 塞翁失马 如鱼得水 如火如荼 人杰地灵 人言可畏 千变万化 如释重负 人言可畏 请君入瓮 巧取豪夺 千载难逢 千金买邻 气壮山河 杞人忧天 破釜沉舟 披荆斩棘 匹夫之勇 弄巧成拙 南柯一梦 门庭若市 名落孙山 买椟还珠 马首是瞻 洛阳纸贵 论功行赏 力不从心 老生常谈 老马识途 口若悬河 口蜜腹剑 开卷有益 开诚布公 举一反三 九牛一毛 井底之蛙 精卫填海 江郎才尽 纪昌学射 鸡鸣狗盗 火树银花 画饼充饥 华而不实 狐虎威 囫囵吞枣 后生可畏 后起之秀 后来居上 汗流浃背 过河拆桥 各得其所 高枕无忧 高山流水 感恩图报 负隅顽抗 负荆请罪 覆水难收 奋不顾身 分道扬镳。

2.描写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势如破竹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描写山水美景: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3.出自历史故事的四字词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 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4.有关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例 句: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负荆请罪。

        2、草船借箭[ cǎo chuán jiè jiàn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例句: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3、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4、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句: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5、指鹿为马[ zhǐ lù wéi mǎ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例句: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历史典故的成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如下: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重臣蔺相如与廉颇,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社稷,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2、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3、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含有历史的成语

       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如下: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

       图穷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

       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乐不思蜀、七步成诗、言过其实、七擒七纵等等。

       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如平易近人、道不拾遗、曾子杀彘等。

1、平易近人

       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然在朝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的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须服满三年才可以去除”。而姜太公到齐国以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

       周公说:“为什么来的这么早?”太公说:“我大大的简化了君臣的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以后必定会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人”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民”改成“人”。这样意思也就改变了。从指政治变成为人处世的态度。

2、道不拾遗

       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关,成了郑国的正卿。他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用严厉的刑罚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

       “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也不会去捡),街上的桃树,枣树上长满了果实,也没有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的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有受冻挨饿的。

3、曾子杀彘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一起去。夫人哄儿子说:“你先在家里呆着,待会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夫人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夫人就劝阻说:“我只不过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正确指导。现在你这样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再也不会相信母亲了,这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今天关于“含有历史典故的成语四个字”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