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_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字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谁能告诉我 10几个成语故事 我们有作业 至少十个!!!!~

2.成语故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一傅众咻详细资料大全

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_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字

谁能告诉我 10几个成语故事 我们有作业 至少十个!!!!~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心怀鬼胎的蓬蒙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关于邓林,据清人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说“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说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后代以“夸父”名山的还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与夸父追日相联系的传说。

       子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也可写成“飞蛾投火”、“飞蛾投焰”或“灯蛾扑火”。〈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鲁迅先生在〈秋夜〉一文中描述过当他面对这些投向灯火的小飞蛾时,激起了赞赏的心情。

       飞蛾是鳞翅目昆虫中的一大类,与蝴蝶相对应。其腹部短而粗,休止时翅膀呈屋脊状,多在夜间活动,但有趋光性,喜欢聚集在光亮处,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人们利用该习性,用黑光灯(其波长更适合昆虫的视觉)来引诱蛾类,既可用来捕虫,也可用来集蛾类标本。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朝有一个少年才子,名叫到荩。他是当朝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到溉的孙子。到荩十分聪明刻苦,自幼就能写诗作文。皇帝萧衍非常稀爱他,常带他到京口,登上北固楼吟诗作赋。有一次,梁武帝萧衍看过到荩写的诗后很赞赏,便与到溉开玩笑说:“南怪你每次上书都写得那么出色,大概是孙子替你写的吧?!”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并提笔为到溉题了一首诗,诗上说:“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之于少荩。”意思是:砚台磨出墨水来写字,飞动起毛笔的毫锋来写书信与文章。这毛笔、砚台就像是飞蛾投火一样,自己毁掉了身体也毫不吝惜。你的年纪已很老了,文章可由孙子到荩来代写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

       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

       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狐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虎威”来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成语故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安然无恙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妇女。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威后和使者的对话的原文是: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这则成语来源于的《上书谏吴王》,原文是“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拔山举鼎

        释义:“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引申之义为形容力强气壮。亦作“拔山扛鼎”。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记》: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故事: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用法: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头折:“拔山举鼎兴王业,赳赳威风谁敢敌。”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针的意思是: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约法三章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 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 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 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 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 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 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者要 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约法三章的意思是: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一傅众咻详细资料大全

        ⑴ 为什么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句话出自 《南齐书copy·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生活中,工作中,社交中,如果形势对自己不利时,敌强我弱时,就选择暂时退却,重新再来,或另谋他法的心态。

        ⑵ 谁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故事 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拼音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示例

        点击1398

        搜索含有 三 十 六 计 , 走 为 上 计 的成语。

        成语故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退避三舍: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

        另一个故事:

        城濮大战之前,楚国吞并周围小国日益强盛的故事。

        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象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应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

        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⑶ 36计走为上计是什么计

       

        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讲究功成身退,知进退,明得失。

        ⑷ 儿童故事大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成语故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拼音]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近义]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溜之大吉

        ⑸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走为上计》是兵法中“败战计”的最后一计,前提是败战,如果在力量上不占上风,就专选择败战属计,如果双方力量悬殊就选择《走为上计》。你紧咬前提不放,托死他们。

        2.根据博弈理论:困境中弱者的选择有三种,要么攻要么守,要么不攻不守,而走为上计属于第三种,是缓兵之计,所谓保存自己,以图后用,举个例子,二战时期的敦克尔克大撤退。“退避三舍”也应该是走为上计的例子(仔细分析)。

        3.正面反驳对方论点的缪误性,明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还逞强,非死即伤,没有眼光的人才那么做

        4.败战计中,无非三种方法:投降、讲和、撤退。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败,而撤退就是不败。

        ⑹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齐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则仓卒在东面起义,朝廷十分震惊。东昏侯在东宫召集手下密议反叛,派人登楼观察,看到征虏亭发生火灾,说王敬则来了,装要走。有人告诉王敬则,王敬则讥笑檀道济父子逃走不负责任。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可谓善走者矣! 敌方已占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为了避免与敌人决战,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也是一半失败,而撤退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还可以诱敌,调动敌人,制造有利的战机。总之退是为进。 何时走?怎样走?这里要随机应变,学问大得很。按语中讲的毕再通用缚羊击鼓蒙蔽金人,从容撤走的故事,就显出毕再遇运用“走为上计”的高超本领。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取有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丧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 再说一个城濮大战之前,楚国吞并周围小国日益强盛的故事。楚庄王为了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庸国在一次战斗中还俘虏了楚将杨窗。但由于庸国疏忽,三天后,杨窗竟从庸国逃了回来。杨窗报告了庸国的情况,说道:“庸国奋战,如果我们不调集主力大军,恐怕难以取胜。” 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骄庸军。于是师叔带兵进攻,开战不久,楚军佯装难以招架,败下阵来,向后撤退。象这样一连几次,楚军节节败退。庸军七战七捷,不由得骄傲起来,不把楚军放在眼里。军心麻痹,斗志渐渐松懈,戒备渐渐失去了。 这时,楚应王率领增援部队赶来,师叔说,“我军已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仓促应战,抵挡不住。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 师叔七次佯装败退,是为了制造战机,一举歼敌。

        ⑺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走,走为上计,这个是有两个意思的…… 第一个,是在未完全出现败局的情况下,以撤走,保留战力,为上策,图东山再兴…… 第二个,在未交锋之前,先撤走,避其锋茫,以骄其士,只要士兵轻敌,就可以一击必败其军,同时这个计策不用耗费时间和精力,也非常简单和容易达成…… 而虽然意思有两个,但用法就有三个…… 而第三个,是因为《孙子兵法》里面,也说过以逸待劳的问题,也就是在未接触的前题下,慢慢地撤走,来等待敌人的追来,然后反击,因为追赶时,军队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方可以追到,这样子会造成劳军的问题,而慢慢地撤走的话,因为保留体力和精力,所以称之为逸军,以逸待劳而击之,必胜…… 因为,此计是一计有三用,所以有誉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说,但说是这么说,《三十六计》当中,其实并没有为此计正名……

        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copy计,走为上计 释义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本计为三十六计第六套第36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檀公指南朝名将檀道济,相传有《檀公三十六计》。此外,我国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论述。《淮南子.兵略训》:“实(力量强大)则斗,虚(寡不敌众)则走”。我国另一部兵书《兵法圆机.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则避也”。《孙子·虚实篇》:“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吴子·料敌》也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由此可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方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才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⑼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是我们在**里、中常听到、看到的一句话。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说,在和敌人打仗无力抵抗时,以跑开为上策。现在有时也用来比喻事情棘手不好办就回避开。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起兵造反,齐明帝父子在宫中听说叛军即将杀到,仓皇欲逃。敬则得报说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南史王敬则传》有相同记载,后面还附上一句“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由此可知,“檀公”即南朝刘宋的大将檀道济,其人以多智善谋而闻名,曾与北魏军作战,在粮草不继的困境中,以“唱筹量沙”的逼真表演迷惑对手,最后全军而退,因而“雄名大振”。揣摩语义,《南史》这句话中的“檀公三十六策”显然不是书名,而只是形容檀道济的“多智”;“走是上计”也并非其中一策,而是讥讽他最擅长的是逃跑。

        一傅众咻,成语,作定语,一傅众咻乃自“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简化而来。原指一人施教时,众人在旁喧扰。形容由于环境的干扰,做事难以取得成绩。或环境于人之影响甚大,常用此语。傅,教导。咻,喧闹。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基本介绍 书名 :中国成语故事 一傅众咻 作者 :孟子 发音 :yī fù zhòng xiū 用法 :做定语 名称 :一傅众咻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章》 年代 :古代 近义词 :众楚群咻 成语解释,词语辨析,成语用法,成语典故,词语辨析, 成语解释 释义① 傅:教导。② 咻:喧闹。一人执教,众人起哄。比喻少数人鼓励上进,多数人却扯后腿。 词语辨析 同义词众楚群咻 成语用法 用法 贬义词;作定语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能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犹如宋王何?” 成语典故 孟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有“亚圣”的美称,人们尊称他为孟子。

        有一年,孟子听说宋国的君王说要施行仁政,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张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国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件事情,发现宋国君主手下的贤臣很少,而没有德才的人却很多。他感到情况并不是像宋国国君说的那样,便打算到别国去游历。宋国的君主听说孟子要离去,便派大臣戴不胜去挽留,并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戴不胜说:“请问先生,怎样才能使我们宋国的君王贤明?”

        孟子回答说:“先生要使贵国的君王贤明吗?我可以明白地告诉您。不过,还是让我先讲一件事。楚国有位大夫。想让自己的儿子学会齐国话。据您看,应该请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

        戴不胜不加思索他说:“当然是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点点头,说:“是的,那位大夫请了一个齐国人,来教儿子齐国话,可是儿子周围有许多楚国人整天在打扰他,同他吵吵嚷嚷。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骂他、逼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如果那位大夫不是这样做,而是将儿子带到齐国去,让他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闹市住几年,那么齐国话很快就会学好。即使你不让他说齐国话,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强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

        戴不胜打断孟子的话说:“我们宋国也有薛居州那样的贤土呀!”孟子回答说:“是的,宋国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个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老处少、官职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样,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与谁去做好事呢?”

        戴不胜向君王复命后,君王见孟子去意已决,便不再强留,送了他一些钱,让他离开宋国。 词语辨析 1、戴不胜:人名,宋国的官员。 2、之: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 4、明:明确。 5、告:告诉。 6、齐语:说齐国话。 7、傅:教导。 8、诸:兼词,之乎,他吗? 9、咻:喧哗打扰。 10、虽:即使。 1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12、挞:鞭打。 13、而:表并列,又。 14、引:拉。 15、庄:街名。 16、岳:里名,都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内。 17.薛居州:人名。 18.居:停留,待 启示: “一傅众咻”及相关典故说明:周围环境特别是身边多数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学习语言是这样,在品德修养上也是这样。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成语故事有哪些书名”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